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ml123
威爾斯親王 | 2014-11-17 07:58:47


▲嚴重危害原生魚種,釣魚環保協會舉辦移除何氏棘魞釣魚比賽 (圖/新竹縣政府官網)

地方中心/新竹縣報導

新竹縣政府16日表示,何氏棘魞雖然是台灣原生種魚,也在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中列為接近受脅物種,惟於新竹縣魚生態保育及棲地維護工作良好,其在縣境內確認分布紀錄於96年,經調查及民眾回報至101年約5年的時間,數量已嚴重危害許多原生魚種,分布區域內。

縣府表示,目前致使原生弱勢魚種的台灣梅氏�、飯島氏銀鮈(只於台灣境內的頭前溪及後龍溪有分布)及羅漢魚的絕跡,粗首馬口�、台灣間爬岩鰍、短吻小鰾鉤、明潭吻�虎及粗糙沼蝦的數量急遽遞減,甚至外來物種的尼羅口孵非鯽雜交種及吉利非鯽族群減少,確定無法與其他物種和平共存。因此特於15、16日兩天,委託新竹縣釣魚環保協會辦理移除何氏棘魞釣魚比賽暨教育宣導活動。

縣府經調查確認危及原生生態嚴重,分別於102年釣取移除1,212條,103年釣取移除1,959條,目前油羅溪橋以下之粗首馬口�、台灣石賓等原生弱勢魚種數量已有逐漸復甦的現象。

因此辦理本次比賽活動意義極為重大,縣長邱鏡淳新竹縣釣魚環保協會黃進光理事長共同呼籲,環境保育的重要性,保護原生弱勢魚種,移除外來物種,除了維護生物多樣性之外,原生物種存在的價值並得以檢視環境的多樣性及飲用水的安全,相對於保障民眾的生活品質,建議釣客釣獲後勿再輾轉放流。

縣府表示,本次比賽總共報名76人,報到參賽64人,總計移除釣獲500多條約72公斤,成績前五名由縣長頒發獎狀及獎品,分別為總重量獎第一名呂振榮釣獲10.71公斤、第二名呂俊賢釣獲9.68公斤、第三名吳聲均釣獲7.7公斤。

第四名余添爐釣獲5.075公斤、第五名彭英哲釣獲4.585公斤,大尾獎第一名黃博顯釣獲魚體長43.9公分、第二名彭成海釣獲魚體長40.1公分、第三名曾瑞岳釣獲魚體長39.9公分、第四名鍾文欽釣獲魚體長38.3公分、第五名宋維春釣獲魚體長35.5公分。

共同參與來賓有邱鏡淳、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鄭如珍技正、新竹林區管理處竹東工作站吳學平主任、國立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新竹縣議會上官秋燕議員、前水產試驗所黃家富研究員、台灣環境資源協會廖靜蕙特約記者及新竹科園扶輪社曾能進社長等人。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BOOK0324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老M是也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