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62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n6812
威爾斯親王 | 2014-12-11 15:59:32

(文/University of Georgia,譯/yinelaine)
來自喬治亞大學的新研究發現,男孩比女孩更常用關系攻擊行為——惡毒的謠言,社會排斥以及社交拒絕——來傷害或是控制他人,揭穿了“壞女孩”的神話。

H27M1417600313_644x290.jpg

這一縱向研究發表於美國心理學雜志《攻擊性行為》的網絡版,它追蹤了一群從初中到高中的學生發現,在每一個年級,男孩都比女孩更常用關系攻擊行為。
由喬治亞大學教授Pamela Orpinas領導的一支團隊分析了收集於620名學生的數據,這些學生是從喬治亞東北部的六個學區中隨意選出的。從讀六年級到讀十二年級,這些參與的學生完成了一年一度的調查,這就可以讓喬治亞研究者們在關系攻擊行為及受害行為上以明顯的軌跡來識別並給他們分組。
“我們發現關系攻擊行為是非常普遍的一種行為。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學生,百分之九十六,在這七年的學習過程中,對他人傳遞過謠言或是做出過厭惡的評價。”Orpinas這樣說道,他是公衛學院的一名健康促進行為教授。
還發現受害經歷也是非常普遍的。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說他們曾至少經歷過一次關系攻擊行為的傷害。

分析發現學生遵循三種做壞事的發展軌跡以及三種相似的受害軌跡——低,中,高,然後下滑(也就是說,在初中是非常高的,在高中開始下滑)。在檢查這些軌跡在性別上如何不同時,這些數據顯示出了一些未曾料到的結果。顯著地,更多的男孩進入了兩種較高的關系攻擊行為軌跡,而更多的女孩進入了兩種受害行為較高的軌跡。
“我們有針對阻止女孩好鬥的書,網站,以及會議,還有許多關於女孩為什麼有關系攻擊行為的定性研究,”Orpinas說道。“但是說來也奇怪,我們對男孩為什麼會有關系攻擊行為卻沒有足夠的研究,因為人們將其假設成了女孩的行為。”
Orpinas解釋道,關於關系受害行為的研究在科學文獻裡是一片未知的領域。要弄清楚為什麼女孩比男孩更可能成為關系攻擊行為的目標或是更可能被一些專家和研究人員視為富有侵略性,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盡管該項研究可能會提倡對“壞男孩”及他們為何會做出此種行為進行更多的學術研究,Orpinas說到,研究結果最終會著重於一種需求,即在項目中公平地囊括男孩和女孩,以減少關系攻擊行為為目標。

“最後,我想我們需要討論一下我們如何才能聚焦於增加孩子間的正向互動而非負向互動,”她說到,“因為學生所欽佩的孩子常常是對他人來說既有趣又有積極作用的。”
該研究由喬治亞大學健康促進行為系的博士生Caroline McNicholas和來自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的人體運動學和健康研究助理教授Lusine Nahapetyan共同完成。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當你抱着貓兒溫暖的身體靜靜地觀察這座城市時,是否知道:這裡有多少故事與貓有關,別的城市又在發生着什麼?我們,是因為有貓才愛上這座城,還是因這座城才擁有了貓?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