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9756 | 回覆: 4 | 跳轉到指定樓層
n6812
威爾斯親王 | 2014-12-24 16:26:59


數碼相機是機器,不如肉眼般會對周圍光線的顏色進行自動調整適應。因此有時候你拍出來的照片,色調可能會變得怪怪和不夠理想,「白平衡」這功能正是為拍出正確色調而出現。
白平衡簡介
有試過拍出來的相片整張偏藍或偏黃嗎?想拍出電影海報中藍藍色的浪漫雪景,但拍來拍去都是純白一片毫無味道?又例如在想拍出日落西山的金黃色感覺,但拍出來只是普通一團白光?這時候,很多人都會埋怨相機或鏡頭是不是出了什麼毛病,其實這一切都關乎到相機的白平衡(White Balance)設定。

72F3612E79B3.jpg
什麼是色溫?
所謂色溫,從字面解就是「顏色的溫度」。溫度有分冷暖,光線的冷暖又是什麼?紅黃啡這些顏色我們稱之為「暖色」,而青藍綠這些我們稱為「冷色」,色溫的單位是以「K值」來作表示,"K"是"Kelvin" (絕對溫度),是量度色溫的單位。色溫數值越低越偏向紅色(愈暖),數值越高側越偏向藍色(愈冷)。
以下是一些色溫的常見實例:
16000-20000K:天空碧藍的天氣
8000K:濃霧彌漫的天氣
6500K:濃雲密布的天氣
6000K:略有陰雲的天氣
5500K:一般的日光,電子閃光燈
5200K:燦爛的正午陽光
5000K:日光,這是用於攝影、美術和其他目的專業燈 箱的最常用標準
3200K:日光燈
2800K:鎢絲燈/電燈泡(日常家用燈泡)
1800K:燭光
1600K:日出和日落
70E3A4167CF9.jpg
73C3453750EF.jpg
較冷的色溫
71334084FD5A.jpg
較暖的色溫

人眼看色溫和相機看有分別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眼睛是不會察覺到「色溫」存在。皆因我們的肉眼會懂得自動調節,如果周圍的光線色溫並非太極端,一張白色的紙,無論在正午偏暖的太陽光線下、或者是在陰天偏冷的光線下,我們看上去還是一張白色的紙,色溫沒有什麼分別。人眼會自動判斷什麼是「正確的白色」。
不過,我們的相機卻不如我們眼睛般優秀,如果偏離了中性色溫太遠,在相機感測上無法修正,會令相片出現偏色問題。最常見的偏色,應該是在昏黃的燈膽光下,拍攝人像的時候,拍攝者的皮膚看上去特別黃。這時候,我們就要親自告訴相機,到底什麼是「正確的白色」。

7D840F190A8F.jpg
偏黃的白平衡,男士看上去像生病 
7DF4BC967F1A.jpg
這張就正確了 

設定白平衡,基本上原理如下:
  • 色溫較暖的環境下,使用較冷的設定來呈現正確的白色
  • 色溫較冷的環境下,使用較暖的設定來呈現正確的白色


一般來說,數碼相機有三種方法去獲得正確的白平衡,分別為全自動/半自動及手動。隨著攝影科技進步,自動白平衡模式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讓你獲得理想的顏色。

79F45E5FD049.jpg
自動白平衡
讓相機自行估計拍攝現場的色溫,相機會自動作出它認為最適當的調整。
大部分時間下準確,但在太復雜的光線下有機會出錯。

72E482EBCA72.jpg
日光模式
以正午陽光作標準的拍攝模式,這能夠告訴相機不用做任何的調整,因為現在的色溫為非常理想的5000-5600K。在晚間拍攝夜景的人造光線時亦適用。

70E4B743EC2E.jpg
閃光燈模式
如果用閃光燈時,拍出來的畫面看上去太藍,用這個模式就對了。閃光燈是跟日光差不多的色溫,但比日光的色溫「冷」一點,相機會自動調回「暖」一些。

7AE470D54E22.jpg
鎢絲燈模式
這是針對大約60W黃黃的鎢絲燈膽而調模出來的白平衡,一般在室內拍攝時會選用這模式。室內的光線顏色通常比較暖,相機會用比較冷的設定,來中和畫面色溫,從而令色溫正確。

71D4D1A16690.jpg
光管模式
不少光管的光線都會讓相片色調在拍攝時變得藍藍綠綠, 這時用它就對了。

7ED49BA24D6E.jpg
陰天模式
陰天時拍照,相機通常都會拍出比正常光線更冷的色調。用個設定可以為畫加些暖調,大概7000K以上。

7CD4987BACAC.jpg
陰影模式
比陰天模式更暖的拍攝模式。

7FD45D2D0F2E.jpg
自訂模式
自行設定相機的K值

自定白平衡:
一:在拍攝時,拿一張純白的紙(一般的白紙只是近似純白,講究一點的,可以在市場上找一種叫「白卡」的攝影器材),使用相機的「自定白平衡」,然後對著該白紙按下快門,再將K值調至你認為是白色的位置。這樣做的意義是告訴相機在這個光源下,何謂「白色」。
如果想得到較準確的色溫,可以使用手動模式輸入 (Preset WB)。過程並不復雜,只要依照相機的程序在光源下對著白紙或 18% 灰卡拍照,得出來的色溫就能貼近光源的數值。
7AD4FC53B276.jpg
創意使用白平衡
一張像片的色溫,會直接影響到像片的意境!
有些攝影師會故意使用與環境光源不配合的白平衡,以得出特別的色調,從而突顯某些主題,大家也可以從這方向大膽嘗試。舉例:把相機的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高的K數,就可以得出偏暖/紅色調;相反,把白平衡設定為比環境光源色溫低的K數,就會得出偏冷/藍色調。舉例:在中午時份,烈日當空下,把白平衡設定在「陰影」模式,那就會拍出偏暖/紅的色調;相反,同樣在正午烈日底下,設定成鎢絲燈,那就會得到偏冷/藍色調。

比較暖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暖、比較溫馨、懷舊、故鄉的味道等,都可以使用較暖的色溫(細K值)
比較冷的色溫:例如想呈現出比較冷、比較高科技、近未來的感覺,都可以使用較冷的色溫(高K值)

所以只要明白了白平衡的原理及其應用技巧,對不論在拍攝生活照還是在創作特別照片時,都會更為得心應手。而現時,不少人都會選擇使用 RAW 格式拍攝像片,回家後才再調較色溫。

728515A6A0A5.jpg
用比較冷的顏色,突出城市的科幻、冷酷感覺
7CF55A9982ED.jpg
又例如在大東山的秋天芒草,用較暖的色溫,可以拍出其金黃色的奇幻色彩
使用相機時,很多人都會忽略設定白平衡,即使能夠透過軟件在後制時調整色溫,但懂得活用白平衡,對於還原當時影像的準確度,或是營造恰當的氣氛,都是相當重要的,大家不妨多試試呢。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kangsgem + 12 感謝大大分享
shadow915 + 10

總評分: 名聲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4
FB分享
當你抱着貓兒溫暖的身體靜靜地觀察這座城市時,是否知道:這裡有多少故事與貓有關,別的城市又在發生着什麼?我們,是因為有貓才愛上這座城,還是因這座城才擁有了貓?
回覆 使用道具
linyuzheng
王室 | 2014-12-24 16:33:47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我是路過的~所以就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n6812 + 8 感謝路過XDDD

總評分: 名聲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hadow915
高級版主 | 2014-12-24 17:14:37

這兩個數據應該有爭議
3200K:日光燈
2800K:鎢絲燈/電燈泡(日常家用燈泡)

原則上日光燈(管式螢光燈)是 是以5600K為標準,而標準鎢絲燈是3200K....所以以前的底片是這兩種規格。

另外,家裡的日光燈會因為耗損衰竭而呈現至4500K或往上飆到6300K。家裡的鎢絲燈也同樣會衰竭至2500K以下。

一般電影舞台燈光的標準值是以標準鎢絲燈3200K為標準,以前的ENG基礎色溫也設定於3200K,
因此在3200K之下,光線是以最原始的狀態進入CCD/CMOS 成像系統中,如果要調高色溫就會用藍板來濾紅光,反之以紅板來濾藍光以降低色溫。調高或調低攝影機上的色溫值都會使光線的品質下降,會影響到成像⋯⋯因此,攝影棚內攝影機一律固定在3200K,需要色溫變化就由燈光師去弄⋯⋯包括攝影機的光圈也會定在f/5.6,除非有其他特別需求才會去動,不然都是打燈來補,不會動攝影機。

當然,現在的白平衡控制大多利用電子訊號來調變了,但,如果在前端作業盡量做好,後端可以調變的空間會更大。另外,光學調整出來的會比電子調出來的好,調性比較自然不會假假的。

「什麼是色溫」⋯⋯這段話好熟啊!沒弄錯的話是我多年前寫的一本攝影入門的段落,但是下面的色溫表被改過,色溫表時我參考三民書局「梅長齡」寫的攝影教科書中的文字敘述再加上色塊對應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n6812 + 8 唔...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狂風真人
伯爵 | 2015-3-22 11:26:11

感謝分享 攝影真是拍得越多 要學得就更多
引言 使用道具
狼啊狼
鄉紳 | 2015-3-26 10:09:36

嗯,很詳細,很好,謝謝。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