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老樵夫 於 2014-12-29 12:41 編輯
早在11月中就敲定元旦左右到福山植物園一遊, 最後終於在植物園的網站上訂了12月28日入園.
從26日開始, 老天不作美, 雨滴滴溚溚的下著, 真是窗外雨潺潺, 老樵夫我心中
暗傷然, 身為業餘不入門的拍照者, 總喜歡用相機留下我喜歡的畫面, 下著雨…..猴都免弄啊~~~, 內心的淒苦, 何人能知? 何人能曉?
28日晨, 雨還稍稍的小著, 心想 ”山區雨勢會不會更大?” 有些擔心, 更有些盼望, 當驅車出了雪隧, 哈! 路面是乾的, 當下大喜, 對著福山的天氣有著更大的期許了.
福山植物園於民國82年開園, 分為三區, 水源保護區, 福山植物園區跟哈盆保護區, 開放民眾參觀的是植物園區約30公頃, 步道分四段, 全程慢行約2小時, 平緩好走, 老少皆宜.
當地年雨日約240天, 年雨量約4000毫米, 所以林間蕨類植物繁盛, 豐富的物種和茂盛的林相更孕育著無數的各種動物.
福山植物園的網址為: http://fushan.tfri.gov.tw/index.php
林鵰

灰喉山椒鳥-雄

灰喉山椒鳥-雌

藍鵲

台灣彌猴

小彎嘴

大彎嘴

大冠鷲

進了植物園的管制點, 首先感受到的是沒有城市的喧囂, 平日限制500人, 假日600人, 完全沒有其他旅遊點那種人潮車潮的情況. 工作人員更是親切熱誠, 讓人很舒服.
入園第一站, 可以選自然中心, 它從早上9點30分起, 播放二段影片, 介紹福山植物園的沿起, 參觀路線和特點及植物動物物種, 可以讓你心中有個如何參訪的概念

到了園區, 還會有服務人員為你做行前解說, 可以說是服務上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 園區沒有引用自來水, 所用的都是山區的泉水,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裝回家泡茶, 泡咖啡哦!
當步入參觀路線, 首先在右手邊的是一排不高的綠圍, 那可是保育類的植物, 台灣特有種—台灣油杉, 再前進幾步路, 映入眼簾的是一方大大的池水和數顆高高的落羽松, 冬季落羽松黃中帶紅的羽葉, 有著它特有的風姿.
那方水域中有著台灣特有種的台灣萍蓬草, 它的花是黃花, 中心是暗紅色, 目前不是開花期, 水域數種留鳥不時穿梭其間, 有鴛鴦, 紅冠水鷄, 白鷺, 小鷿鷈…..
嘿嘿, 我只看到小鷿鷈, 可惜現在不是育雛期, 也看不到小鷿鷈背娃娃的景象.
   
鉛色水鶇

小鷿鷈

我走的是反向路線參觀, 首先進入的動物運動場, 一片片平緩的草場, 有人拍到山羌等動物, 命運的捉弄, 可憐的我只有看到幾隻麻雀.

順著路線, 兩旁出現一欉欉的竹子, 標著不同的種類, 嘿, 我看來都差不多, 只有高的, 矮的, 有沒有竹筍可以吃的. 但長長見識也是不錯.
行進間, 眼前一片翠綠, 地上, 樹上都長滿綠得快出水的蕨類植物, 更有金黃的楓葉, 不知名的火紅樹葉妝扮著這片空間, 揮灑著五彩顏料, 讓人驚艷.
   



在不禁意間, 你會發現幾顆早開的山櫻花綻放著它美麗的容顏, 也會看到金毛杜鵑的花朵對你展開笑容, 這一區有著繽紛的樹種, 會招來眾多的鳥雀, 可惜沒眼福.
  
樟樹和殼斗科櫟屬是台灣早期先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樹種, 在展示區中種植了各種樟科和殼斗科的樹種, 在林間你可以看到一條彎延的小溪, 那可是有名的哈盆溪, 最終入青潭為大台北水源之一.

參觀路線1為杜鵑花區, 解說人員說這兒有一隻藍腹鷴攜著三隻母鳥快樂的生活著, 俺睜大著眼睛使力的瞧, 連足跡都找不到, 唉! 人各有命, 命在瞧不到的莫強求, 會傷了眼的. 這有個生態樓, 有大約四百多隻台灣的特有種葉鼻蝠在這棲息, 它是食蟲性蝠類, 展開約有50到60公分.
 
終於走完參觀路線, 天也開始下起小雨了, 看著剛到來的遊客. 或一手撐著傘一手拿著相機的, 或穿著雨衣的, 心中想著 “我還真是個幸運兒”
回程中, 看著一畝畝的菜園, 其中種滿著各類菜蔬, 有高麗菜, 大白菜, 紅菜, 芥菜, 蘿蔔, 南瓜…..就順便停下車, 買了一些最最新鮮的蔬菜回家, 不便宜, 但滿足了對新鮮的渴望, 也結束了這一次的旅程.
批註:動物俺一隻也沒拍到, 因文中需要動物圖片皆從網上尋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