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劍彈 可遙攻中國導彈陣地
試射成功 香港 上海 福建 浙江 廣東成標靶
 |  |  | 【朱明╱台北報導】中山科學院機密研發多年,代號為「萬劍計劃」的「機場遙攻武器」,性能類似空射型巡弋飛彈的「萬劍彈」,三月底在九鵬基地試射成功,該型飛彈射程超過六百公里,飛彈內含子母彈可破壞機場跑道、導彈陣地,未來會部署在IDF、F16戰機,將對中國東南沿岸機場與導彈陣地進行有效反制。
|  |
 |  | 廣告 | | 首度曝光
軍方人士透露,因「萬劍彈」使用了代號「鯤鵬渦輪引擎」,五千公尺高度射程達三百公里,八千公尺高度則可達到六百公里以上,所以戰機只要在台灣海峽中線上空發射,不必進入大陸境內就可以攻擊香港、上海、福建、浙江、廣東境內的軍用機場、防空飛彈以及東風導彈陣地,成為空軍戰機進行境外作戰的另一項利器。 |
 |
 |
不必冒險入敵方機場
對於中科院萬劍彈試射成功一事,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吳季方少將表示,有關國軍武器研發不便對外說明,也不予置評。
中科院的「萬劍計劃」是製造一種擁有動力及導引性能的子母彈(CLUSTER),使戰機不必冒險進入敵方機場的防空火網,在遠距離外投彈即可脫離。母彈靠著自身的動力飛行,並透過導引系統,飛抵敵人機場上空後,撒下「小炸彈」破壞跑道與軍事設施。
國防部官員表示,中科院是從一九九九年以代號「萬劍計劃」進行研發,在六年共花費了近十三億元的預算,進行鯤鵬渦輪引擎、GPS全球定位系統導航等技術的整合,性能與外型都與美軍現役的AGM-154聯合遙攻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簡稱JSOW)接近。 |
 |
內有百枚炸彈威力大
不過,中科院研發的萬劍彈,因裝置鯤鵬渦輪引擎,以有限燃料飛行超過六百公里,超過美軍JSOW無動力滑翔達到六十四公里的射程。
由於萬劍彈裝有飛彈導引部位結合微電腦與陀螺儀、全球定位系統導航,能對攻擊目標的定位等進行修正,也就是飛行路徑可以改變轉折,以躲避地面的砲火攔截,其性能就比較像空射型的巡弋飛彈。
軍方人士指出,萬劍彈內部可放近百枚的「子母彈」,這些「小炸彈」破壞面積超過兩個足球場,而且可依不同需求設定引爆方式,有的設定成一落地就引爆,可在最短時間內破壞機場跑道與導彈基地;或是設定時間間隔,引爆「小炸彈」,短則十秒,長則三十秒,能讓敵方機場人員無法在最快的時間內修護,達到延遲敵軍反制效果。 |
 |
遠距離發射降低損失
一旦IDF戰機結合萬劍彈,戰時只要在海峽中線就可以對中國境內進行攻擊,將可避免暴露在機場周遭綿密防空火網中,在遠距離外發射萬劍彈即可返航,降低台灣戰機的損失。
空軍官員表示,二○○二年空軍曾向美國提出採購JADM精靈炸彈,因是攻擊性武器被美國否決,美國曾提議用JSOW炸彈來取代,但因中科院研發技術已成熟,國防部最後決定以「萬劍彈」來強化空軍的反制戰力。 |
 |
萬劍彈小檔案
◎長度:約3公尺
◎重量:約500公斤
◎射程:300~600公里
◎動力:鯤鵬渦輪引擎
◎破壞力:約100枚子母彈
註:與美軍AGM-154型JSOW(Joint Stand-off Weapon)炸彈的聯合遙攻武器類似。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
萬劍彈攻擊範圍示意圖
戰機在遠距離外投彈,母彈靠自身動力飛行,並透過導引系統,飛抵敵人機場上空撒下「小炸彈」破壞跑道與軍事設施。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軍方人士 |
 |
中科院研製攻擊性武器一覽表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
 |
雄二E飛彈
地對地巡弋飛彈,射程600公里
◎已量產並部署,第一階段生產100枚 |
 |
雄三飛彈
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150公里
◎明年量產部署在紀德、成功級軍艦 |
 |
天弓變異型飛彈
地對地短程彈道飛彈,射程600公里
◎已量產與天弓防空飛彈混合部署 |
 |
萬劍彈
空射型巡弋飛彈,射程300~600公里
◎今年3月底試射成功,未來部署在IDF戰機與F16戰機 |
 |
劍二A飛彈
空射型反輻射飛彈,最大射程100公里
◎已研發5年,預定試射成功後於2008年進行量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