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林欣芸
王室 | 2015-1-18 19:53:20



ETtoday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漲價後真的回不去了嗎?消費者發現,當商品的國際行情下跌,賣場上的價格,卻不會調降,把矛頭對準了廠商,食品大廠義美跳出來喊冤,在官網首頁上以條列式詳細說明。因為要漲價時,賣場通路會以各種藉口,拖延、阻礙調漲;相反的,要是調降價格,只要告知立即生效,賣場甚至要求補足庫存貨品的價差。在「不對等的交易條件」下,供貨廠商怎麼願意主動降低售價?

賣場補貨擺上一罐罐的奶粉,反映紐奧奶粉持續下跌,國內奶粉廠商貼出特價商品,但並不是每一家業者都這樣。國際油價下跌,降價的商品卻很少。媒體報導官員表達不滿,這時供應商跳出來喊冤,義美食品在官網首頁揭開商品無法適時降價的原因。

聲明中用條列式寫出,供應商和賣場通路間存在著「不對等交易條件」。因為當供應廠商要求賣場通路調漲價格時,賣場的採購部門都會用討論協商的藉口,延後3到6個月,這中間得提出說明理由報告,還要保證其他通路也會跟著調漲價格才能生效,並且會被賣場要求,必須按照舊價格(未漲價)提供多少商品數量。



相反的若是供應廠商要降價,討論協商通通都不用,簡單告知立即生效,賣場更經常要求補足庫存量價差。換句話說,供應商調降價格,賣場有多少庫存,供應商就要退「庫存量*價差」的錢給賣場。在這種漲價、降價情況不對等的壓力下,有誰願意主動降價?漲價容易降價難,在公眾指責下,供應商選擇短期促銷活動回饋消費者,避開和賣場通路間冗長的議價過程。

對於賣場調整價格,公關表示:「國際原物料有價格波動的時候,回應到台灣現場的價格大概要超過三個月到半年以上,那通常我們在跟供應商談這價格的時候,它都會用三個月到半年以後的價格來跟我們回應。」

但畢竟賣場通路是直接接觸消費者,面對供應商喊漲,只好嚴格把關,商品價格一環牽扯一環,漲價回不去,辛苦的還是消費者的荷包。(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s71007 + 10 感謝大大分享
egandalf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鄭仁麟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謝謝您,喜歡文章,請幫忙點感謝唷!
回覆 使用道具
furano
伯爵 | 2015-1-19 06:18:52

產品再好, 欠缺通路, 沒有陳列上架空間, 也沒有用, 所以, 生產商沒有自己的通路, 也只能任由通路商宰割, 顧客要買到便宜的商品, 必須跳過中間的通路商, 有時可以, 有時又走不通, 因為通路商也有控管品質的功能, 或者是生產者要達到一定數量出貨, 顧客才能享受到價格的優惠, 這顯然不是單一顧客能負擔的...政府機關平抑物價的力道, 要大到通路商肯降價, 不怎麼容易, 就算有降一點, 生產商那一端, 也會被通路商要求貼補降價損失, 反而, 沒有了降價的誘因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