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2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OOOL9
王室 | 2015-2-20 18:26:40


歸來海報。

智取威虎山3D版海報。




好的方面,電影票房與銀幕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全年票房300億元(以人民幣計價,以下同)已指日可待;不好的方面,太多的循規蹈矩,太多的技術大於內容,以及無處不在的迎合與委曲求全,讓2014年的影壇整體創意缺失、因襲翻拍泛濫,票房整體平庸。名導誠意之作不被看重,甚至遭遇詬病或痛罵;一些低俗的垃圾片甚囂塵上,占據票房高地;被期待的名導新作遭遇空前低評,成為2014年華語影壇亂象中的多種看點。這是造夢的一年,苦熬多年渴盼一朝加冕,如廖凡、陳建斌;這同樣是令人悲傷的一年,大佬駕鶴男神撒手只是彈指一揮間,如邵逸夫、高倉健、吳天明。撥開光影迷霧,追問浮華背後的隱憂,票房是可計算的數字,但對於普通影迷而言,我們只要好電影。

華語片影片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根據中國經濟網報導,據不完全統計顯示,2014年大陸票房已突破280億元,離300億元關口只有一步之遙。在《智取威虎山3D》、《微愛》等影片上映後,還將繼續刷新。近幾年,大陸電影市場年均超30%的增速舉世矚目,並有可能三年後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票房絕對是大陸電影人在一年中聽到最多的詞:影片找投資,要向老闆描繪票房藍圖;選角挑演員,『票房靈藥』必定優先錄取……,越高的票房意味著越多的市場接受,市場大了蛋糕才好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300億元的確是一個熱鬧的數字,但2014年,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電影又有幾部呢?

伴隨春節檔和國慶檔順勢而上的《心花路放》、《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爸爸去哪兒》,是當前華語電影票房榜的前三名,票房累計達30億元,對於300億元這一大陸年度票房理想目標,占據了近十分之一的份額。不但證明了大陸國民電影消費的購買力,也再次印證了合家歡電影類型的受歡迎程度。而點燃整個暑期檔的卻是那些跨界導演,比如《分手大師》的鄧超、《小時代3:刺金時代》的郭敬明、《後會無期》的韓寒,還因此引發了大陸國內學術界對電影觀眾低齡化的多場討論,網路更是成為各類議題的核心,影片的話題性傳播和新型購票模式都發生在這裡。

無論何種原因引得票房發跡,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口碑兩極化越來越明顯。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狂熱的簇擁者,也有激烈的反對派,各自買單各自愉悅。這是大陸國產電影市場細分的必然結果還是電影人投其所好急功近利的產物,也許尚不能給出定論,但值得慶幸的是2013年《富春山居圖》的奇聞逸事沒再重演。

原創讓位 翻拍成風

翻拍與續拍是2014年最突出的影壇現象,電影原創似乎已走向了窮途末路。從好萊塢帝國到華語影壇,老片翻新,或舊瓶裝新酒,或穿新鞋走老路,成了影壇新時尚。好萊塢的重點大片紛紛拍續集,2014年大陸的引進片中,續集與翻拍片就有近30部,且多是翻拍後的翻拍,續集後的續集,如《哈比人2》剛走《哈比人3》又來;《美國隊長》還在褒貶不一中,《美國隊長2》已高調登場;還有《猩球崛起2》、《浴血任務3》、《萬惡城市2》、《博物館驚魂夜3》;《變形金剛》更好像從來不曾退場,觀眾很難辨清如今上的是《變3》還是《變4》。但是,6月27日,麥可·貝新片《變形金剛4》摧枯拉朽般刷新了大陸影市一系列紀錄,直到下映,《變形金剛4》票房達19.81億元,甩開第二名《阿凡達》6億多。美國人深諳觀眾的懷舊或不動腦子的喜好,反復複製,反復翻拍,且不失時機地加入中國元素,比如讓一些華人演員或中國內容進行點綴,永遠不愁市場和高票房。

2014年的影壇成了續集或翻拍的主場,趨之若鶩是為票房保證。此風潮下的華語電影自然緊隨其後,往年的票房驕子片都急不可待,《單身男女2》、《竊聽風雲3》、《小時代3》等等都是2014年的炒作熱門。即使頗受好評的好萊塢科幻巨作《星際效應》和徐克版華語3D大片《智取威虎山》,也都是沾了舊作之光。中外影人都清楚了此規律,人們喜歡扎堆看熟悉的東西,電影便越來越像電視劇喜歡迎合和量身定制。

電視綜藝 青春片勇闖影壇受熱捧

武俠片、古裝片風靡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2014年,《繡春刀》等古裝片折戟沈沙,與其說是影片質量不過硬,不如說是時代變遷帶來的類型片喜好轉變。題材早已成為高票房電影的主流。《同桌的你》票房為4.57億元,《匆匆那年》票房為5.59億元(截至12月23日),青春題材影片在2014年交出近乎完美的市場答卷。而在青春題材影片的票房爭霸戰中,最具熱度的事件就是『岳父』韓寒和小四郭敬明之間互掐7月17日,郭敬明執導的《小時代3》公映;7月24日,韓寒導演處女作《後會無期》上畫。僅僅相隔一周的檔期,這兩個從出道便糾纏不清的年輕作家,再次被拿來對比。從文學到電影,從個性到身高,從影片氣質到最終票房,《小時代3》與《後會無期》的較量貫穿整個夏天,成為影迷的談資。從一開始,韓少與小四的互掐就沒有輸家。
綜藝電影也是2014年華語影壇的獨特現象。7天14億元!《大鬧天宮》與《爸爸去哪兒》雙核驅動,讓2014年的春節檔成為史上最賣座的檔期。雖然《大鬧天宮》成績已經嚇人,但5天拍完、幾乎零成本的綜藝跨界電影《爸爸去哪兒》,卻成為春節檔最賺錢的電影。下映後,《爸爸去哪兒》最終票房為6.99億元,比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還要多。

華語名導大崩盤 但有人僥幸躲過

對於華語電影的名導演來說,2014年是堪稱崩盤之年。幾乎所有名導的新作都遭遇了市場和口碑的重創。在拍攝了過度誇張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情緒混亂的《三槍》之後,張藝謀在2014年開始找回自己,回歸早期《秋菊打官司》的真誠與淳樸。他選擇帶著枷鎖跳舞的『文革』題材《歸來》。這部情節簡約而寓意深刻的反思之作,從歷史擔當到藝術手法,都凸顯了張藝謀返璞歸真的誠意和責任感。可惜的是,大陸觀眾已將罵張藝謀視為一種習慣,甚至是時尚。雖然《歸來》得到了眾多國際電影巨匠的肯定,大陸國內仍是一片罵聲。對藝術電影的苛責,以及對張藝謀習慣性的求全責備,讓《歸來》曇花一現就迅速被遮蔽了。

許鞍華的嘔心瀝血之作《黃金時代》也遭遇了兩頭不討好。雖然影片有著華語片中鮮少呈現的歷史大格局,且在表現手法、人物塑造,以及重新解讀歷史、觀察人物方面都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在華語電影當下的市場生態下,在觀眾更習慣或喜歡戲謔胡鬧的腦殘喜劇或粉絲電影的大環境下,《黃金時代》最終在市場上黯然收場。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arla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高興高興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