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OOL9
王室 | 2015-2-24 17:34:00




嚼檳榔恐禍延下一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今(24)天提出警告,根據國內研究證實,男性嚼食檳榔,不但自己罹患糖尿病或高血糖、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高於未嚼檳者,且有嚼檳榔父親的小孩也沒嚼檳榔父親的小孩有2倍以上的危險會發生代謝症候群的「跨代效應」,推測是檳榔子中致癌物亞硝胺引發DNA突變惹禍。

檳榔不只引發口腔癌!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引用台灣大學陳秀熙教授的研究,她強調,男性如果嚼食檳榔,罹患糖尿病或高血糖、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也皆顯著高於未嚼檳者。

且研究還發現,有嚼檳榔父親的小孩較沒嚼檳榔父親的小孩有2倍以上的危險發生代謝症候群「跨代效應」,推測其原因,可能是檳榔子中的致癌物「亞硝胺(nitrosamines)」,引發人類DNA突變,透過男性的Y染色體影響下一代。

吳建遠說,比較父親有嚼檳與沒嚼檳榔的兩組小孩,發現父親有嚼檳榔的小孩出現「一粗、二高、血脂異常」的代謝症候群風險高出2倍,不但腹部肥胖、腰圍粗,且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另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三酸甘油酯偏高,未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與腦中風的機會,更分別是一般人的6倍、4倍、3倍和2倍。

吳建遠指出,雖然研究還無法完全解釋其中的機轉,但呼籲有嚼檳榔的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應積極戒除檳榔惡習。

國健署強調,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證實,檳榔子為第一類致癌物,且咀嚼後會釋放含有致癌物質的檳榔鹼「吃在嘴裡、壞了身體」,若每天10顆檳榔、持續10年以上,就算戒掉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高風險仍會持續10年以上。

44歲的工地主任葉先生,平常工作與工人們一起抽菸、嚼檳榔不以為意,去年參加口腔癌篩檢,竟發現舌頭有病變,所幸是早期病變,保住了舌頭,只將有病變疑慮部分切除,也發現自己是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通通上身,後悔不已。

國健署目前針對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民眾提供每2年1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服務,原住民則放寬至18歲以上接受檢查,每年發現近5000名癌前病變及癌症個案,呼籲只要早期治療,5年存活率將近8成。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高興高興
回覆 使用道具
xp5717
公爵 | 2015-2-24 18:21:12

嚼食檳榔百害無益、禍害無窮!

我老爸朋友阿叔(身體粗壯、海陸軍退伍),

從國高中開始嚼食檳榔,

毎天照3餐嚼食檳榔直到30幾歲時有天身體不適,

去醫院檢查已是口腔癌末期了!

最後40幾歲就回老家了,留下阿嬸及4個兒女!

以前有位朋友師傅(高廋身材)也是10幾歲嚼食檳榔,

一樣毎天照3餐嚼食檳榔直到20幾歲時就住院了,

據說也是口腔癌初期必須常常定期治療,

那時候朋友有去探望,他師傅都已身廋如骨、全身無力!

後來有沒有好轉不得而知了!(因為已很久以前沒跟那朋友聯絡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