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aka688
騎士 | 2015-3-9 21:12:55

北京時間2015年3月1日,在主場打完同魔術的比賽后,老鷹將馬不停蹄趕往邁阿密挑戰熱火,主帥布登霍爾澤早早宣布,背靠背打熱火一戰,主控杰夫-蒂格、主力中鋒霍福德、側翼悍將卡羅爾、內線替補安蒂奇將集體輪休,霍福德更是干脆沒有隨隊前往邁阿密,布登霍爾澤此舉馬上讓人聯想到了馬刺當年輪休一事。

短短一周過后,3月8日客場挑戰76人前一天剛剛打完騎士耗費了不少體能的老鷹再度祭出輪休政策,卡羅爾、安蒂奇、米爾薩普、科沃爾集體休戰,對于一周內兩次在背靠背第二戰祭出輪休政策,曾經在波波維奇身邊擔任助教多年的布登霍爾澤的解釋是這樣:“我們得從整個賽季的角度考慮啊,我就是竭盡全力讓球隊保持健康。”

在三年前,讓主力球星輪換仿佛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爲,但三年后,這已經成爲了一種普遍現象,尤其是上賽季馬刺通過全新的輪休政策拿下總冠軍后,似乎全聯盟范圍內都掀起了一股模仿馬刺藍圖的熱潮。

從球員出場時間排行榜,我們便能看出一些端倪:上賽季,聯盟有33位球員場均要打35分鍾以上,平均每個球隊都有這麽一位鐵人。而本賽季,這個數據銳減到了18人,幾乎減少了一半。那麽場均出戰30分鍾以上的球員還有多少呢?答案是78人,上賽季這一數據是99人。2008-09賽季時,一共有120人場均打30分鍾以上。

一位在聯盟浸淫多年的總經理言簡意赅總結說,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馬刺效應。

上賽季,馬刺常規賽沒有一人場均出場時間超過30分鍾,這在NBA曆史上乃是首次出現,季后賽,馬刺迸發出了強大的戰斗力,他們攻防效率全部殺入了前二,總決賽吊打熱火奪冠,他們的輪休政策取得了實效,常規賽核心球員保存了戰斗力,角色球員則通過常規賽得到了鍛煉,結果季后賽迪奧、米克斯們都發揮了關鍵作用。

本賽季,你能發現很多球員的出場時間都有了大幅削減,不是他們不夠出色,而是球隊在有意識調整。比如水花兄弟,兩人的場均出場時間都減少了3分鍾左右,杜蘭特減少了5分鍾,就連哈登也從上賽季的38分鍾減少到了36.7分鍾,若非霍華德長期因膝傷缺席,恐怕哈登的出場時間還能更少。

在模仿馬刺這方面,波波維奇的高徒斯蒂夫-科爾和布登霍爾澤明顯走在了最前面,科爾上任后減少了庫里、湯普森們的出場時間,雖然還沒大范圍輪休,但常規賽末段這種現象有可能出現。布登霍爾澤則是雙管齊下,他不僅搞輪休,還控制了核心球員出場時間,霍福德的出場時間已經從2012-13賽季的37.2分鍾降到了30分鍾出頭,這位過去幾個賽季的病秧子本賽季徹底遠離了傷病,他們隊中4個全明星沒人場均打超過34分鍾。

布登霍爾澤就表示,馬刺效應正在席卷全聯盟,他說:“我覺得波波維奇配得上各種贊譽,不過你們也不能忘了球員的功勞,他們做了自己的工作,相信主帥的理念,理解大局重要性,他們意識到最重要的是進入季后賽,要取得長期的成功你可能得做一些短期犧牲。”

不過,要效仿馬刺難度非常高,複制更是幾無可能,因爲這需要一套靠譜的第二陣容、陣中球員願意犧牲短期的出場時間和場均數據,科爾就表示:“人員配備才是關鍵,我向你保證,如果我們第二陣容讓人沒信心的話,我就得增加庫里和湯普森的出場時間了,正因爲我們陣中球員功能多樣,我們才能控制球員出場時間。”

如今,除了公牛,其他球隊都在削減主力球員的出場時間,錫伯杜的策略“反馬刺模式“,自2010-11賽季他成爲公牛主帥,聯盟場均出場時間最多的12人次中有5人次屬于公牛(鄧3次,巴特勒2次),他在常規賽對核心球員的壓榨的確在戰績上收到了回報,但也僅限于常規賽,季后賽他的公牛只拿到了17勝,在此期間,馬刺季后賽贏了43勝。

這就是遠視和短視的差別,就像布登霍爾澤說的:“最終,打到6月份(殺入總決賽)才是我們的目標,真正優秀的總經理、教練、球員,都會將6月份作爲目標。波波維奇創造出的模式讓我們能更多從全景角度考慮問題,我們到底想要通往何方?我們該如何抵達理想彼岸?”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yu919
公爵 | 2015-3-12 19:56:41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