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609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森永牛奶糖
大公爵 | 2015-3-31 19:30:14

為了亞投行 金融時報:中國崛起讓西方亂了陣腳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5-03-31  10:35

大西洋兩岸圍繞中國倡議的新亞洲投資銀行發生了爭執,這事具有警示意義。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的這個最新矛盾,預示今後不太平。在“后后冷戰”時代,世界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是,在大國競爭(特別是美中角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和金融體系能否維持下去?從當前趨勢來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英國單方面宣佈,將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這暴露出一點:對於中國力求提高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力,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分歧。英國此舉激起了白宮方面異常激烈的反應,后者指責其盟友為了追求商業利益,對中國卑躬屈膝——這種事英國政府以前就干過。

假如雙方失和前,西方國家已經從戰略角度,就加入北京發起的國際金融機構有何利弊展開過熱烈辯論,那也就罷了。中國希望提高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成立亞投行這類倡議是對現有國際金融規則的顛覆還是補充?西方能夠否決此類倡議嗎?加入是否比抵制更明智?在應對崛起為大國的中國問題上,老牌強國怎麼在交往和防範之間把握好平衡?

但是西方國家根本沒有進行此類辯論。英國宣佈加入亞投行是一種經濟機會主義的做法,而非出於地緣戰略考量;華盛頓方面的憤怒反應,既反映出一種經過仔細考慮的判斷,也反映出官僚作風引起的混亂。地緣經濟決定地緣政治,但大西洋兩岸在決策層中都鮮少認識到這點。政策制定仍然各自為戰。

英國做出加入亞投行的決定,是由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推動的。奧斯本以一個重商主義者的視角來看待中英關係。美國或許是英國最重要的盟友,但眼下英國經濟很困難,而在奧斯本看來,中國是世界經濟中的生力軍。英國政府的目標是成為受到優待的夥伴,最重要的是,確保倫敦成為中國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首選之地。

奧斯本在英國政壇上很有影響力,因此關於加入亞投行的更廣泛地緣戰略影響,未曾在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加以討論。檔案被下發到相關部門,據英國外交部對政府沒有與盟友磋商頗有微詞。中國以擅長分而治之著稱。奧斯本不同意這點。迅速拍板決定,奧斯本就能在財長會議上,親自把好消息告訴中國財長。

英國採取了機會主義做法,而美國處理得很不妥當。美國財政部和白宮經濟團隊知道,歐洲人對亞投行的看法不同(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都緊隨英國之后,宣佈加入亞投行),但此事沒經過美國國家安全團隊的討論。七國集團(G7)內部的討論停留在技術層面,沒有涉及戰略層面。預設的看法是,中國可能會利用亞投行,削弱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

華盛頓無論如何是不過去的。讓新崛起國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機構中獲得更大權力的改革遭到美國國會的拖延。別指望中國會什麼都不做。

樂觀者會說,歐洲在亞投行中的影響力,將會確保該行不會成為北京的政治工具,盡管過去的經驗表明,英國將會唯命是從。然而,這場爭執過后,可能還會發生更多的爭執。說白了,美國的利益系於1945年以后的安排,而中國希望自己來建立新的機構和安排,以推動其國際議程。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是該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夜月寒 + 10 台灣要加油了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3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15-4-1 10:36:47

中國這項作為看的出領導者具備雄才遠略
反觀台灣,竟停留在滿清時代的鎖國政策
引言 使用道具
delicious88888
侯爵 | 2015-4-1 11:52:10

中國自認為是強國,但民族素養追不上,倒是像個土暴發富!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15-4-1 21:07:05

delicious88888 發表於 2015-4-1 11:52
中國自認為是強國,但民族素養追不上,倒是像個土暴發富!

你說的沒錯~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