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林欣芸
王室 | 2015-5-16 20:05:47


▲部落媽媽們辛苦的採收多汁的5月媽媽桃。(圖/桃園市媽媽桃授權提供,請勿任意翻攝)

ETtoday記者林冠瑜/採訪報導

5月,這個應該屬於母親的月份,卻讓位於桃園縣復興鄉三光里的媽媽們每年惶惶不安。當地部落媽媽花了1年時間,辛苦栽種的「媽媽桃」,由於苦無通路,只能依賴盤商收購。里長林正光表示,之前遇到最糟的時候,每台斤10元上下,算一算每顆賣不到2、3塊錢,被層層剝削媽媽們,血本無歸。

部落媽媽們在每年的4月底開始採收的「媽媽桃」,是一種熱帶水蜜桃,不同於6、7月盛產的溫帶水蜜桃,也由於在母親節前後盛產,所以被俗稱為「媽媽桃」。然而,原本當地務農的部落男人,多半都已去世,剩下單親的媽媽栽種,這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阿姨們所種出的桃子,也是名副其實「媽媽們的桃子」。

▼部落媽媽們的心血結晶。(圖/桃園市媽媽桃授權提供,請勿任意翻攝)



年屆70歲的部落阿嬤高秋香告訴記者,過去一般時候,盤商來收購時,大顆的桃子一斤最高也只有50塊,小顆或是賣相不佳的桃子,經常一斤20就給他們收走了。記者算了一下,即便是大顆、賣相佳的桃子,3至4顆桃子為1斤,換算下來,1顆給盤商的價格也僅有10塊,根本不敷成本。高阿嬤說,平常照顧桃子要施肥、除草、套袋,去年先生過世後,只剩下她一個人「轉來轉去」,忙得話就要請工人,「這樣扣一扣,自己一天的工錢應該不到200塊」。

高阿嬤還特別提到落果,假設一片果園套袋300顆,但大概會有50顆因為氣候或是營養的關係掉下來,「像我們農民就是靠天吃飯,沒有辦法。」她苦笑著說,「像是今年雨量少,果子無法結得較大顆,但是也會比較甜。」

▼今年的雨量較少,雖然結果較小,但甜度創了新高。(圖/桃園市媽媽桃授權提供,請勿任意翻攝)



記者問阿嬤,「這麼辛苦又賺不到錢,有沒有想過乾脆就不要種了?」樸實的高阿嬤只淡淡地說,「父母留的果園,沒辦法,看到土地這樣荒廢,很心疼!」語氣裡滿滿是對土地的感情和愛。

里長林正光表示,多虧了市政府的協助,今年暫時以里辦公室為自銷地點,只要打電話訂購,都可以買得到桃子。據記者了解,三光國小的校長幾年前也有架設網站,幫助國小低收入戶的學生家長賣桃,改善經濟的同時,也改善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部落媽媽一顆一顆仔細裝盒。(圖/桃園市媽媽桃授權提供,請勿任意翻攝)



►►►媽媽桃購買平台「桃園市媽媽桃」


▼影片/桃園市「媽媽桃」臉書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謝謝您,喜歡文章,請幫忙點感謝唷!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