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當勞總部決定轉變商業模式,不再直營台灣市場,尋找合適合作對象,究其根本,食安風暴、營運成本高漲、外部競爭激烈、餐飲價格僵固等四個問題,逼得麥當勞總部不得不出走台灣。
首當其衝是前兩年接連發生的食安風暴,台灣大小餐飲業者紛紛淪陷,去年餿油風暴之後,消費者意識激昂,對於用油安全更加重視,也更加小心,使用到大量油炸的餐點不如以往受歡迎。
其次是營運成本高漲,除店租成本飆升,近年長照險、縮短工時、基本工資調漲、勞健保費用等政策導致人事成本高漲,更是企業界沈重的壓力,尤其餐飲營業時間長,麥當勞又追求廿四小時營業,縮短法定工時猶如上了緊箍咒,與其總部煩惱人力調配,不如交給加盟主去傷腦筋。
第三是外部競爭激烈,麥當勞卅一年前進入台灣市場,美式餐飲正當紅,麥當勞一家獨霸,如今性的美式餐飲店更多、更有特色,加上台灣食品供應鏈發達,連一般早餐店都不難做出類似商品,7-11、全家等便利商店爭相推出微波漢堡、炸雞後,更嚴重瓜分了麥當勞的市場。
最後是餐飲價格僵固,台灣薪資停滯,餐飲價格不容易調漲,當店租、水電瓦斯、人事、食材等成本上揚之時,多數業者只能咬牙苦撐,尤其麥當勞身為台灣連鎖速食龍頭,每次價格調整動見瞻觀,最近一次雖將半數超值全餐調漲十元,麥克雞塊卻下調,後來反而加碼推出五十元超值全餐。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台灣麥當勞想嫁,但台灣企業敢接下麥當勞,恐怕還得面臨麥當勞嚴格規範、鉅額授權金、東西方經營理念磨合等三個門檻。
首先,麥當勞有嚴格的規範,從財務到採購規範都有一套標準作業程序,台灣麥當勞在昨(24)日公開聲明之中也自己開出若干條件,例如對麥當勞品牌深入了解、具有相同價值、承諾創新成長,以及轉換過程中不會組織重整等等。
再者,麥當勞本次採用授權發展模式,能負擔鉅額授權金的企業原本就不多,要掏出大把鈔票的企業遵循麥當勞嚴格的加盟遊戲規則,更挑戰雙方的合作契合,偏偏在台灣已經有許多理念不合拆夥的前例,例如統一和肯德基、大成和漢堡王等案例,都會加深合作疑慮。
最後就是東西方經營思惟的衝突,授權發展商在國際很普遍,在台灣卻要承受「出走」罵名。
轉載自:http://udn.com/news/story/8307/1014411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