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日報中華日報 – 2015年7月28日 下午10:39..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適逢世界肝炎日,疾病管制署卻發現,最新監測有 6例 A型肝炎病例,無法排除是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感染。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迎士表示,今年截至 7月 27日共計 35例本土病毒性 A型肝炎確定病例,其中 6例無法排除是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所感染,呼籲民眾如有上述行為應多加留意,如未具 A型肝炎抗體,可自費接種兩劑 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疫調顯示,該 6名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 24至 32歲之間,經初步調查這些個案並無共通餐飲、水源或公共場所活動史,但都自訴曾有過由口肛接觸或肛交後口交等性行為,但性對象不明,懷疑與性接觸有關。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 A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可藉由食用受病毒汙染的水或食物感染,手部接觸到帶病毒者的糞便後,如未徹底清潔雙手,再接觸食物或口部也可能造成間接感染。
A型肝炎潛伏期約 15至 50天,平均為 28至 30天,症狀包括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周志浩表示,由於 2000年以來,因性行為感染 A肝個案只有 2例,但今年在短短 5週就傳出 6例個案,情況有些異常,有必要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平日應養成良好的飲食及衛生習慣,更要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如有不適症狀請儘速就醫。
蘇迎士提醒臨床醫師,針對活躍年齡族群,如出現發燒、倦怠、黃膽(疸)、食慾不振等症狀時,應審慎評估相關感染風險行為,適時進行通報並給予衛教,如: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避免肛吻、肛交等不安全性行為;注意個人衛生,任何形式的性接觸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
病從口入!生食海鮮冷盤 竟害她染上A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優活健康網 – 2015年7月21日 下午3:09..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公共衛生條件的改變,目前30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都不具有A型肝炎保護抗體,但近年來,隨著外食人口增加、食安問題多,使得感染A型肝炎的潛在風險相對提升!舉例來說,像是一名今年即將升高二的小涵(化名),因某次外食吃了遭到A型肝炎汙染的海鮮冷盤,導致肝臟發炎導致肝功能飆至900以上,經過檢查才發現他感染了急性A型肝炎病毒,所幸經過一週治療已痊癒。
台灣A型肝炎有增多趨勢 施打疫苗助防範
台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陳慧玲醫師表示,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通常經由食入受汙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約15至5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等症狀,大多數病患會自然痊癒,並具有終生免疫力。
雖然A型肝炎常流行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如中國大陸、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但台灣近5年來有呈現增多的趨勢,所以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呼籲未具A型肝炎抗體的民眾,應自費接種2劑疫苗,以預防可能感染及傳播,且此疫苗對身體的保護性抗體,最少可維持20年甚至更久。
-----------------------------------------------------
洗乾淨別生吃,老師早早有交代呀~
食用前,記得加熱處裡嘿
不然的話肝炎疫苗記的要去打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預祝大家龍年大吉,身體健康、闔家平安、財源廣進
2月6日起出遊17日,預計2/22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