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31 08:39:14 經濟日報 記者ほ澤蓉、聯合財經網、中央社
本報系資料照分享
分享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0.64%,較原先預測值的3.05%下修2.41百分點,且創下過去11季以來新低水準。若下半年未見起色,全年GDP成長率恐保3無望。
主計總處表示,第2季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主要係商品及服務輸出遠低於預測所致;經季節調整後,較第1季減1.97%。
主計總處說,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滯緩,電子產品庫存待去化,加上中國大陸供應鏈自主化排擠效應,以及原油等原物料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其中電子產品、機械及資通訊產品等出口轉呈衰退。
經輸出與輸入相抵後,國外淨需求對經濟成長負貢獻達2.07個百分點。
產業界嘆困境難解 第 2季經濟成長率大降,工業界認為與油價下跌、通貨緊縮,衝擊出口表現;加上國內投資「五缺」困境難解,企業觀望、卻步,「今年很難有好的經濟成長表現」。
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秘書長陳文義指出,第2季本來就是電子業的淡季,加上國際經濟情勢,如受希臘倒債危機拖累的歐盟,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復甦腳步踉蹌,更重要的是國際油價重挫,造成消費緊縮,「大家都不敢花錢」,都會影響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表現。
他說,下半年依經驗都是電子業的旺季,會不會旺季不旺?目前看起來訂單都還好,但各產業還是有差別,半導體業就優於面板業。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表示,外在環境不好,國內投資在去年九合一選舉後,新上任的地方政府紛紛改變前朝作法的效應,造成內外資企業觀望、卻步,境外投資也逐年遞減,加上今年前5個月來台觀光客遞減,各界寄予厚望的國內百貨、批發等內需數字都萎縮,指出「今年很難有好的經濟成長表現」。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更表示,台灣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困境,「企業唯一不缺的就是錢」,但政府提出的振興方案措施,卻沒真的針對問題解決困境「都是老招」,朝野都麻木了,只剩企業界還在憂國、憂時、憂民,天天扮烏鴉。
他感歎,未來不管誰執政,只想討好民眾,卻沒有讓民眾了解真相的嚴重性,問題都還是依舊,「企業出走是很容易的」,到時,民眾沒有班可上、周休7日,再來懷念現在的美好歲月,一切都惘然。
出口不佳 Q2 經濟成長率遭下修 主計總處5月22日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0.5個百分點,成為3.28%,其中第2季的預測值為3.05%。但是出口連續五個月衰退,6月出口跌幅更擴大到13.9%,都為第2季投下不利因素,台經院就將第2季經濟成長率下修至2.84%。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除了出口不好之外,第2季消費品進口增幅較第1季銳減10個百分點,整體景氣降溫使得油價消費的財富效果向後遞延,整體民間消費表現也不如預期。
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協理羅瑋表示,油價下跌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出口萎縮讓廠商投資縮手,原先以為油價下跌會讓消費支出增加,結果省下來的油錢並沒有拿出來消費,還有房地合一政策和證所稅間接影響內需,內需消費從農曆年後就凍住了,種種不利因素都促成主計總處本次可能下修經濟成長率。
羅瑋說,第2季表現不好,進而影響全年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上次預測全年為3.28%,這次下修第2季之後,全年可能更接近3%。
孫明德表示,第2季不好已經是事實,關鍵在於第3季,如果第3季出口回穩,全年有機會保3,如果第3季出口仍持續大幅衰退,光靠第4季拉�會來不及,全年恐怕就不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