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itama
大公爵 | 2015-8-19 17:48:21




時節已入秋,氣溫照樣讓人動不動就飆汗,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近4年來我國止汗制臭劑進口總值成長20%,然而皮膚科醫師提醒,臨床許多患者止汗、體香劑使用不當,結果腋下被悶到紅腫癢刺,更可能罹患毛囊炎。

進口總額大增,國人真的變臭了嗎?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品組科長葉孟宜推測,增加原因之一是國人對體味越趨重視,尤其原本較不在意體味的男性,近年也越來越注重;二是氣候變遷下,原本少流汗的人都出現大量流汗困擾,需求量相對增加。

然而止汗劑、體香劑可不是每個人隨便用都能解決汗臭。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止汗劑是藉由鋁鹽造成汗管細胞膨脹,達到抑制出汗效果,也減少腋窩分泌的含蛋白質液體排出而產生臭味,但一天塗太多次恐怕刺激皮膚,輕則紅腫癢刺,若沒注意又不斷搔抓,重則罹患毛囊炎。

黃毓惠就曾收治一名25歲小資女,因為腋下紅腫就醫,詢問之下才發現她擦體香劑不見效,於是每次流汗後馬上塗抹,一天塗數次,反造成過敏。

她說明,止汗劑和體香劑不同,止汗劑的鋁鹽(Aluminum Zirconium salts等)濃度建議可選15-20%,止汗效果較佳,且許多止汗劑不添加香精;體香劑的鋁鹽濃度則大多僅3-5%,對止汗效果低,主要是增加香氣。

使用方式上,黃毓惠建議每天塗1次即可,最好的時機在晚上睡前或早上出門前沒流汗時,以增加吸收效果,避免在大量流汗、刮毛後當天使用,如果止汗劑對制臭無效,需要求醫接受其他治療。

此外,網路盛傳使用生薑切片、辣椒碘酒、中藥等方式擦拭腋下除臭,黃毓惠提醒,這些方法都無法改善多汗和汗臭問題,且過度摩擦、刺激反造成肌膚受傷,或過度悶濕堵住毛囊。(中時即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笋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回覆 使用道具
EZCat
威爾斯親王 | 2015-8-19 18:54:19

天氣越來越熱的關係吧 , 容易流汗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ditama + 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