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作為全球最大型的科技公司之一,能進入其中工作是不少人的夢想。而坊間亦不時流出一些 Google 面試時會問的『魔鬼 IQ 題』,原來 Google 不止面試問題獨特,就連招聘方式也別樹一幟。最近就有人在 Google 搜尋資料時無意中觸發關鍵字,接受了 Google 的招聘挑戰。
google-algorithm-fade-ss-1920-800x450
搜尋關鍵字觸發挑戰 最終獲聘任職 Google
經歷這獨特招聘挑戰的幸運兒名叫 Max Rosett,他在 The Hustle 中撰文講述其挑戰經歷。Max Rosett 是一名數據分析科學家,當時正為一些編碼問題而煩惱,於是在 Google 上搜尋關於程式語言的資料,輸入搜尋「python lambda function list comprehension」的關鍵字句。
而在搜尋結果出現的同時,頁面上還出現了神秘的字句 You’re speaking our language. Up for a challenge?(你和我們有共同語言,要接受挑戰嗎?)並提供三個選擇讓他決定是否挑戰,最後 Max Rosett 選擇了 I want to play 接受挑戰。
foobar
然後頁面就導向到 www.google.com/foobar/ 的頁面,還收到一條關於編程方面的題目限時 48 小時內解答,花費數小時後 Max Rosett 便完成題目提交了答案。其後的兩個星期,他陸續解決了 Google 提出的 5 條問題,最後便收到 Google 的聯絡,要求他提供個人資料並進行面試。最終 Max Rosett 亦成功獲聘。
Test
Google 對此的回應也很有趣,她沒有直接回應說 Max Rosett 接受的測試是招聘工具,反而用一段 hex 程式碼來回應傳媒:
\u0050\u0075\u007a\u007a\u006c\u0065\u0073\u0020\ u0061\u0072\u0065\u0020\u0066\u0075\u006e\u002e\ u0020\u0053\u0065\u0061\ u0072\u0063\u0068\u0020\u006f\u006e\u002e
經解碼及 Google 確認,該程式碼所表達的意思是 Puzzles are fun. Search on.(謎題很有趣,繼續搜尋吧。)
Google 工作有這麼好嗎?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14 年 8 月 15 日公布 2013 年台灣家庭收支調查,以可支配所得分為 5 等級,台灣可支配所得最高 20 % 人的年平均所得(總收入,非可支配所得)為新台幣 129.3 萬元。相較之下,連 Google 軟體實習工程師的年收入,都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左右的210萬~270萬,所以,當然應該去上班囉。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
預祝大家龍年大吉,身體健康、闔家平安、財源廣進
2月6日起出遊17日,預計2/22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