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菲菲兒
大公爵 | 2015-9-15 22:04:37



三五好友相約聚餐,然而等餐點上來後,大家忙著拍照,拍完後繼續低頭在臉書打卡、上傳照片,連眼前朋友的臉都沒有好好瞧過... 這樣的情景是否不陌生呢?

Nanhong Lin在「關鍵評論網」分享了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他在捷運上看到兩對母子而心有所感,一起來看看——

其中一位母親,拿起手機就往孩子拍照,拍完照後便逕自不停的打著字。她的兒子就靠在窗邊,不停的從座位上站起來往外看,看得出他對列車呼嘯而過時,車窗外飛逝而過的一切感到興趣,但母親並沒有要理睬他的意思。無論孩子提出什麼問題,只看見母親一隻手拉著兒子以防他掉下座位,但另一隻手則不斷的拿著手機打字,眼睛也直盯著螢幕不放,根本沒正眼瞧過兒子超過3秒,只是嚷著要兒子不要亂動。

另一位母親,則是讓兒子坐在自己的雙腿上,臉靠著孩子的頭,陪兒子看著窗外的一切,對他介紹著外面的世界:剛剛左邊經過的是什麼建築物,右邊的是什麼山,等會兒會經過什麼地標要仔細看...... 等等,這位母親用一種介紹的方式,在陪伴著她的孩子。

此時,抱著兒子的母親對兒子說:「剛剛有好多車子經過,你有看到嗎?」兒子立刻轉過頭來,兩眼直視著母親說:「有!我已經看到五台車了!」

此時,我對於這個孩子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記憶力感到訝異,同時望向對座的那個始終機不離手的母親,正拿起手機要自己的兒子擺出姿勢,然後開始以車廂外為背景拍起了他的孩子。拍完以後,便又再低下頭去打字,孩子則是茫然發呆,靜靜等著母親給他指示,但眼見母親完全不理他,他就又開始到處東張西望,甚至爬上爬下,於是再次被母親不耐煩的拉回原位。

這其中,我只看到這個孩子一直想探索車廂外的世界,卻無能為力,只能一直在座位上靜不下來,根本無法專注;相較於另外一位持續發現車廂外驚奇的孩子,我瞬間明白了些什麼。

兩位母親一定都很愛自己的孩子,無庸置疑。然而相較之下,抱著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母親,比另外一位母親多了耐心,也更願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去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我想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比另一個孩子更加「專注」,對於世界的敏銳度也會更高,畢竟他的母親是用這樣的方式在「身教」著的。

另一位母親,一心只想要把握難得的機會,為孩子的出遊留下些紀念,但是又迫不及待的要分享出去給親朋好友們;然而也因為如此,犧牲了當下與孩子相處的時間。

我們這一代的生活方式,將會大大的影響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方式。我們對於資訊的接收愈來愈急迫,對於陪伴身邊的人也愈來愈沒耐性,大家聚餐一定要拍食物上傳打卡tag人,好像沒有tag到,就好像沒吃到這一餐一樣。

再過10年、20年,如果當我們跟朋友間聚會的重點,也只剩下拍照留念上傳打卡,而不是把握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聽聽每個人的故事,聊聊彼此的近況,全心全意的感受著身邊的人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我們對於人與人間的互動敏銳性,將會大幅降低。我們可能無法感受身邊的人到底想要說什麼,是不是已經釋放出某種善意或者是惡意,我們可能無法察覺那些訊號,進而讓自己在社會上吃下不少悶虧。

而這些,卻都只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愈來愈鈍化了,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停下腳步,用心感受身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讓我們試著把動作放慢,去感受每一寸光陰的流動,去忽略干擾我們的雜訊,洗滌心裡的感受,專注眼前的每一刻。唯有真正做到這一步時,我們才算是開始與這個真實世界連結起來。雖然這並不容易,但,我們都得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undamlue + 10 我很認同+1
chang6200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