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炒米粉
大公爵 | 2015-9-18 10:29:1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十七日表示,雖然美國經濟穩定成長,但全球經濟不振,聯準會決定暫不升息。聯準會主席葉倫的決定,反映出求穩不拚快的決策風格,也讓緊繃多日的全球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美股聞訊小跌。

聯準會為期兩天的利率會議結束後,葉倫召開記者會。國際信評機構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詹迪解釋:「換成任何人在葉倫的位子上,都不想犯下欲速則不達的錯誤。沒必要冒這個險。」

二○一一年,歐洲央行兩度升息,元氣尚未恢復的歐元區各國經濟陷入衰退,逼使歐洲央行必須改推量化寬鬆政策救市。躁進升息的慘重代價,殷鑑不遠。

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認為,明年初或許是聯準會升息比較理想的時機。聯準會內部則盛傳,十二月是最有可能的時間點。

葉倫曾說,她也認為目前就業市場已接近「正常」,但更重要的則是「依據經濟數據決定」。她表示升息需具備兩項條件:一是就業市場情勢持續改善,二是必須能合理相信通膨率將在未來幾年內回到百分之二。葉倫在七月的會後聲明也指出,會考慮「金融及國際情勢」。

但是從經濟數據來看,支持聯準會升息的基礎不夠強大。美國八月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五點一,為七年來新低,但每月增加就業人數比去年少了近五萬,低失業率是因為許多人停止求職,不列入計算。通膨率距離百分之二的目標很遠,短期內也難達成。

哈佛大學經濟學者羅格夫打比方:「我們真正充分就業了嗎?不知道。我們剛穿越暴風雨,還不清楚船的位置。」

聯準會暫緩升息的考量,除了內憂,還有外患。中國大陸股匯市大跌,人民銀行頻頻降息,反映出當局救市的急迫感。外界多不看好北京能「保七」,大陸對進口貨品的需求降低,新興市場首當其衝。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估計,大陸內需減少二個百分點,將造成全球經濟成長在明年減少百分之零點四,後年減少百分之零點五,合計損失高達七千五百億美元。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