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炒米粉
大公爵 | 2015-11-21 11:46:50

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糧倉之一,不僅是占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稻米出口地區,更有豐富內陸漁業。一望無際的綠野上分布著九大支流九龍江,但這幅壯麗景象正面臨嚴重的自然及人為威脅。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升高,不斷侵蝕湄公河三角洲土地;水庫的興建以及大量採砂則已破壞生態,甚至造成水患。

官員示警,湄公河三角洲的土地,每年約遭侵蝕5平方公里;越南氣候變遷協調辦公室指出:「海平面升高的速度之快,令保護措施失效。我們已停種沿岸的紅樹林,因為這種植物只能在海平面每年上升不超過1.6公釐的情況下生長,研究發現越南海岸的海平面每年上升5公釐,許多堤防已被沖毀。」

海平面上升導致內陸河水鹹度升高,湄公河流域的稻農被迫轉而養蝦或種植蘆葦。研究機構指出,海水入侵至距越南海岸60公里處的內陸,去年已毀壞超過60平方公里的農田。此外,近半人口已無淡水可用,情況嚴重。跨政府機構湄公河委員會(MRC)的科學家也警告,如果海平面升高速度維持目前預測步調,在本世紀末達1公尺,三角洲將近40%的土地將會消失。

另一項威脅來自上遊,就是水壩擴增的速度。湄公河由青康藏高原發源,全長約5,000公里,但上遊地區修築的水壩已影響生態。目前中國已興建六座大壩,並計畫在未來十年內另外興建14座。此外,寮國、柬埔寨、泰國及越南均有興建水壩計畫。

非營利組織國際河流(IR)表示,水壩使漁獲減少,水位改變亦嚴重影響民眾生計。IR報告指出:「水壩改變了水文,限制魚群遷徙並影響生態,間接影響將遍及全部流域。」研究發現,水壩將攔住營養沈積物,這些沈積物是河床補充及海洋生物維生所需。北方流下的河水與沈積物減少,代表將有更多鹹水從南方海洋入侵,讓三角洲及其居民損失更嚴重。

每年數千萬立方公尺的砂石開採,同樣是湄公河三角洲下遊地區的難題。據統計,柬埔寨及越南的狀況最嚴重。環保人士批評,越南政府並非不了解採砂須付出的生態成本,卻為了避免補償私人企業,並未要求地方當局撤銷業者執照。

湄公河三角洲

面臨的威脅

●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升高,侵蝕土地,稻農被迫養蝦、種蘆葦

●大量興建水庫,水文改變、漁獲減少,並造成更多海洋鹹水入侵

●大量採砂,衝擊生態,甚至造成水患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arla + 4 + 4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15-11-21 11:48:32

缺水以後是水資源的戰爭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