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oshas
見習騎士 | 2015-11-27 09:21:30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2020年全世界將有三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危險殺手,更令人擔心的是,有15%的憂鬱症患者最後會死於自殺。開業精神科醫師陳嬿伊表示,台灣憂鬱症的發病年齡平均是在40歲,過半會在20∼50之間發作,原因多是出社會後工作、家庭等壓力變大所造成。

▲注意!10大症狀,恐是精神異常警訊(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有症狀≠憂鬱症 飲食、生活調整可改善

陳嬿伊醫師指出,全台約8.9%人口有憂鬱症狀,但有症狀不等於憂鬱症,而是警惕自己,壓力的情形可能已經影響到工作甚至是家庭,若能從日常保健中找到簡單維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適度運動、調整作息、安排適當休閒活動,甚至食用可以帶來正面感受的食物或快樂益生菌,都是知易行易的好方法。

陳嬿伊醫師表示,身體出狀況可以透過抽血或體檢檢查,但精神方面問題卻沒有數據可以診斷,因此,可以利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若出現以下症狀,就可能是精神異常的警訊:

1) 情緒改變/心情容易低落、煩躁、起伏大、或容易發脾氣等。

2) 個性改變/過去個性文靜內向,最近突然變得很活潑,或是個性活潑突然變得自我封閉。

3) 思考改變/像是負面思考變多、容易鑽牛角尖,或是擔心別人對自己不利等。

4) 食慾改變/胃口變差,或是不餓也可吃進大量的食物。

5) 睡眠品質差/生理時鐘亂、睡眠中斷、早醒、容易作夢或是睡很久卻又感覺沒睡飽。

6) 人際關係敏感/過度放大別人的言行,容易受影響,不容易信任他人,多疑、沒安全感。

7) 生活習慣改變/菸抽的更多,每天習慣性喝酒,或喝大量咖啡提神(一天超過兩杯)等。

8) 自我價值觀改變/變得沒自信、容易自責,或是過度自信、自我膨脹等。

9) 注意力與記憶力下降

10) 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如頭痛、頭暈、胸悶、心悸、耳鳴、頻尿、腸胃不適(容易拉肚子、便秘等)等,到各科看診檢查卻都查不出病因,就要懷疑是自律神經失調。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3 + 3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cp7619
威爾斯親王 | 2015-11-27 14:09:51

感謝大大的分享~~
推推~~謝謝~~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