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funny2007888
王子 | 2016-2-16 16:34:08

本帖最後由 funny2007888 於 2016-2-16 19:03 編輯

2016-02-16 10:53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強震倒塌造成114人罹難、175位生還者中有96人受傷,搶救工作完成後,現進入重建階段。而此次地震倒塌事件死傷嚴重,檢方亦加緊腳步追查究因,到底倒塌原因為建物設計不良,施工涉嫌偷工減料所致或是土壤液化的問題。

日前,檢方傳喚一、二樓屋主籃太太,確認一、二樓內部空間是否曾破壞,並確認剪力牆、主要樑柱結構是否因拆除而影響結構安全。但經檢方初步查驗後,發現商場並無隔間。

昨日播出的《前進新台灣》指出,台南維冠金龍大樓曾於1994年提出變更設計,將1993年申請建造時的原設計五戶打通成一戶,但原本的規劃是一樓A至D棟皆規畫牆面,並平均分割為店面。

而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南市土木公會理事長鄭明昌表示,維冠金龍大樓的結構系統不紮實,除了平面配置狹長外,居臨馬路側因考量商業用途因此設置騎樓,導致重心偏重一側。另外,在加上樓層高的關係,整體的設計可說是:「滿大膽的」。

對此,鄭明昌補充說明,維冠金龍大樓因為是缺口型建物,而缺口面向西側,因此重力會偏重在東側,亦即永大路一側。而當時為了店面設置了騎樓,導致犧牲不少牆面支撐,讓建物底層處於軟弱支撐的狀態,增加倒塌風險。

而除了建物結構設計不良可能是造成房屋倒塌的原因之外,土壤液化也成了讓人質疑的原因之一。新北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亦指出,這次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可說是人禍遠大於天災,行政院長張善政此時應該正視的是制度面、法律面的缺善,而非現在以土壤液化模糊焦點。

而這次為什麼維冠金龍大樓會倒塌,但兩側的建物卻相安無恙,若是液化的話,照理來講同一地段的建物都有受損的可能。但卻只有維冠金龍大樓嚴重倒塌,其中除了受質疑的混泥土強度、鋼筋強度是否足夠,兩者可待檢驗數據驗出後,即可知是否為偷工減料所致。但現場鄭明昌及余烈卻發現三個嚴重問題,除了在梁與梁框之間所需要的90度「錨定彎鉤」沒有施做外、箍斤數量不夠,讓人訝異的是應於一樓中間段搭接的柱子,維冠金龍大樓施作時卻是在地面搭接,而地面是受地震力最大的地方。

而這些施工缺失,都要歸咎建築法第13條,除了成立建設公司門檻低外,建築法第13條所述,建築物設計人及監造人皆為建築師,而建築師與建商間的利益關係都可能影響工程品質。此次震災除了要檢討維冠金龍大樓施工是否粗糙外,法條設計是否合理也需要大家討論。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rocodile01 + 5
cd104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