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acky62103088
公爵 | 2016-3-30 12:47:25


身為醫師,也是馬拉松運動狂熱者,我除了不斷研究怎麼讓自己跑得更快和更久,也建議跑者必須謹慎對待自己的身體。
比賽的目的在達標、破紀錄與勝利,但長跑之後,人體免疫系統變得脆弱,在這段時間補充營養更至關重要,跑者應攝
取富含維生素、複合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高營養食物,確保肌肉快速修復。

一場好的比賽,從飲食開始,賽前一天一定要睡飽,提早2至3小時起床吃早餐,讓身體有機會把食物帶來的能量放進身體的口袋。
常見民眾路跑、馬拉松賽後,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例如跑後隔天「鐵腿」、下樓梯舉步維艱等,嚴重者甚至持續痠痛約一周左右。

參賽者在路跑的過程中,若體內的電解質不足、肌肉肝醣耗盡,劇烈運動的情況下,肌肉自然會有細微破壞、耗損。除了
與肌耐力不足、肌肉損傷有關之外,多數為運動前後沒有做好「補給」工作。

在比賽或訓練後,正確的飲食能讓跑者事半功倍。結束後的30分鐘內,能量吸收效率最高可以增加50%,此時應攝取軟性食物,
且常溫為佳;不建議喝冰的飲料,以免身體必須多花能量把飲料「加熱」到適合吸收的溫度範圍。

許多跑者賽後選擇牛奶做為蛋白質來源,若選擇牛奶,則要考慮自己的體質狀況,亞洲人多有乳糖不耐症,此時不宜喝牛奶。

除了補給需格外留心,平常漸進式的訓練也相當重要,不可在毫無訓練計畫的情況下,參加路跑,或一時心血來潮進行劇烈運動
,尤其不要為了意志力而做無謂的競爭。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請幫忙按個http://www.jkforum.net/?3004986感謝送出個愛心,如果內容不錯要記得幫我評分喔~~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