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69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acky62103088
公爵 | 2016-4-1 12:34:31


康乃爾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持續數代吃素可能導致基因突變,而此突變會提高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研究發現,長期吃素可能會使人的DNA發生突變,而使得人體較易發炎。研究人員認為,此突變使吃素者較易自植物攝取人體需要的脂肪酸,但同時卻增加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的生成,花生四烯酸會增加炎症疾病和罹癌的風險。

若飲食常用蔬菜油,突變基因則會將脂肪酸轉化為花生四烯酸。更糟的是,此突變也會阻礙Omega 3脂肪酸的生成,而Omega 3可預防心臟疾病。

由於現代民眾飲食習慣改變,食用含有豐富Omega 3的魚類和核果減少,改而使用更多蔬菜油,但蔬菜油含有的Omega 6較不健康,此問題因此愈來愈受關切。

康乃爾的新發現,並為過去的研究結論提供了佐證。過去有研究指出,素食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高於肉食者的40%。

不過,醫生對此研究結論深感困惑,因為眾所周知,食用紅肉會提高罹癌的風險。

康乃爾的研究,是將印度浦那市(Pune)數百人(大多茹素)的基因排序,與美國堪薩斯州食肉者的基因做比較,發現兩者基因有顯著差異,該研究發表於「分子生物學與演化」期刊。康大人體營養學教授布瑞那說:「祖先茹素的人,其基因可能會更迅速代謝植物中的脂肪酸」。

布瑞那指出:「這些人若食用蔬菜油,會將脂肪酸轉化為較易引起人體發炎的花生四烯酸,以致提高慢性發炎的風險,而慢性發炎是演變成心臟疾病和加劇癌症形成的前兆」。他並說,此突變很早以前就出現於人類基因中,並且在家族中代代遺傳。此外,茹素者通常有缺乏蛋白質、鐵質、維生素D、維生素B12和鈣質的問題,一項研究顯示,茹素者的骨質密度比肉食者低了5%。

不過,其他研究也指出,茹素者較不易罹患糖尿病、肥胖和中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blueclover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請幫忙按個http://www.jkforum.net/?3004986感謝送出個愛心,如果內容不錯要記得幫我評分喔~~謝謝!!
回覆 使用道具
blueclover
大公爵 | 2016-4-1 13:16:27

看來還是均衡飲食比較好...不過人類好像沒有甚進化啊?  幾千年下來 生理上好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