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omsci
高級超級版主 | 2016-4-30 03:40:39


血洗美國戲院奪12命的「小醜」槍手荷姆斯(James Holmes,左);南卡非裔教堂槍擊案槍手洛夫(Dylann Roof)。

連環殺手的動機常讓人難以理解,科學家在過去幾十年研究多名殺人狂的腦部,發現他們的大腦構造與常人不同,表示很多人可能都是天生殺人狂。

美國心理學家基爾(Kent Kiehl)多次訪問被關押的精神病患,他在8所監獄內一共收集逾4,000名囚犯的腦部掃瞄,是全球最大型的同類研究。他發現心理變態的人都擁有較少灰質(grey matter)及較細的杏仁核(Amygdala)。灰質負責控制記憶及身體協調,而杏仁核則負責情緒管理。

基爾曾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技術,分析犯人的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結果發現前扣帶皮質活動較低的人,很有可能會再次犯罪

除了基爾之外,芝加哥法醫精神科醫生莫里森(Helen Morrison)也相信殺人犯很可能是天生的,她指很多殺人犯都有染色體異常,他們的DNA中多出一個額外的X或Y染色體。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教授法倫(Jim Fallon)同樣分析過殺人犯的腦部掃瞄,其中眼窩皮質(Orbito cortex)不太活躍的人,難以抑制憤怒和暴力,他更因而發現自己的眼窩皮質活動與連環殺人犯一樣。

法倫對自己大腦的發現,讓他相信即使有人天生擁有與殺人犯相似的基因,但兒時的經歷仍可以改變他們,抵銷他們體內「危險」基因的影響,並希望有關研究可以讓執法機構更容易識別連環殺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uanhuahChen + 8 + 8 感謝大大分享
blueclover + 5 感謝大大分享
gunddon + 20 感謝大大分享
尖仔sir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3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
回覆 使用道具
blueclover
大公爵 | 2016-4-30 10:27:36

本篇最後由 blueclover 於 2016-4-30 10:30 編輯

應該沒有這麼的"單純" 從歷史上來看 人類的基因裡面本身就有"暴力因子" 但是經過五千多年的演化(有歷史記錄) 人類文明讓人類的環境變的更為相對的"和平" 而這些從古代遺傳下來的為了應付惡劣環境所產生的暴力爭鬥因子就會被強行的壓制下來!  當某一天壓制到一個極限 就會自然的發作...就算這一代不發作 那下一代也可能會發作 (因為成長環境等因素的刺激)  所以 基本上而言 殺人這種犯罪行為在人類的社會中應該是不會絕蹟的....  

ps.事實上 如果這些人轉職去當死刑執行官 或是 從事暴力行業 比如軍人這些 那有了一個發洩的管道 也許它一直到死都不會犯下殺人的罪行....但是它的下一代未必有同樣的機會...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uanhuahChen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comsci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8  金幣 + 1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uanhuahChen
版主 | 2016-4-30 11:29:00


樣分析過殺人犯的腦部掃瞄,其中眼窩皮質(Orbito cortex)不太活躍的人,難以抑制憤怒和暴力,他更因而發現自己的眼窩皮質活動與連環殺人犯一樣。..

天使與惡魔..天人之間!!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