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yle770115
子爵 | 2017-1-12 11:29:23

彭文生:今年中國“類滯脹”特征將更明顯 金融周期進入下半場調整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彭文生日前指出,今年中國“類滯脹”特征將更爲明顯,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或引發金融周期進入下半場調整,房價下調終將難以避免。

1月4日,彭文生在光大證券2017年投資策略會上作出如上表態。他認爲,今年中國宏觀經濟將出現“增長向左、通脹向右”的“類滯脹”格局,根本原因在於資産價格與信貸相互促進的順周期性下,房産泡沫的不斷膨脹最終將帶來供給約束。

001.png

具體來看,“滯”“脹”的出現分別有其原因。

“滯”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土地價格的大幅上漲,只能通過其他行業運營成本上升來消化,從而制約這些産業的産出。其次,金融和地産的過度擴張占用過多資源,不少企業“不務正業”涉足地産開發,導致資源錯配拖累潛在增速。最後,城鎮化疊加金融周期,房地産投資拉動高汙染行業的效果越發明顯,環境的惡化制約供給。

“脹”的推升則通過如下途徑。以房租衡量居住成本導致CPI低估,房價攀升體現爲隱性通脹,但其推高了內部實際彙率(非貿易品與貿易品價格之比),增加制造業成本,貿易品競爭力下滑,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國內價格上升,隱性通脹因而轉爲顯性通脹。此外,環保壓力通過減少供應和增加治理成本推升價格。

彭文生認爲,“類滯脹”的持續時間與政策操作密切相關,“若房價與信貸的順周期性能被打破,金融周期進入下半場將有助調整經濟供給端的扭曲,雖然需求一段時間內也會由此下滑。”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可能在今年觸發金融周期下半場的健康調整。

彭文生指出,中國金融周期下半場調整的路徑可能與美國和日本不同。美國和日本的“類滯脹”均出現於金融周期接近拐點時,美國的調整方式爲房價下跌、信用緊縮,産能收縮,物價呈現中性。日本則是房價下跌,但維持信用和産能,物價呈現通縮。而中國在推動“去産能、去庫存”時,房價上升,若去産能效果顯著,通脹壓力或超出預期,貨幣政策將被迫收縮,房價下調不可避免,金融周期進入下半場。

美國
002.png
日本
003.png

FB:kyle770115

112723q1pqpu16napjn1pz.jpg (48.2 KB, 下載次數: 0)

112723q1pqpu16napjn1pz.jpg

112724t54wpw4nwml9mb3n.jpg (41.56 KB, 下載次數: 1)

112724t54wpw4nwml9mb3n.jpg

112724i8ttml444soqmlht.jpg (60.01 KB, 下載次數: 1)

112724i8ttml444soqmlht.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O.H
高級版主 | 2017-1-12 13:03:13

感謝您分享有用資訊
引言 使用道具
freefreedom
威爾斯親王 | 2017-1-12 19:41:22

謝謝您分享的財經資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O.H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