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oemcc
皇帝 | 2017-8-2 08:17:47


精子示意圖。(圖/shutterstock)

近期一項研究為人類的生存敲響了警訊,專家發現歐洲、北美及紐澳等地區的男性,精子數量及濃度在37年間都驟減過半,而且跌勢未止,可能是基於這些年來男性受環境變化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導致,研究也警告若是精子量依目前速度持續減少,人類恐面臨滅絕的危機。

這項25日刊登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研究,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流行病專家萊文(Hagai Levine)及其團隊整理了185個1973年至2011年有關北美、歐洲、澳洲和紐西蘭地區,關於精子數量而發布的研究,他們發現精子濃度從1973年每毫升有9,900萬個精子,下降至2011年每毫升只有4,710萬個精子,濃度平均下降52.4%,精子數量則是整體下跌了59.3%。

至於南美、亞洲和非洲地區的男性,精子數量就沒有出現顯著下跌,不過這個結果也跟此區域有關精子研究報告較少有關,但研究團隊指出未來這個區域恐怕也會面臨一樣的問題。

儘管研究沒有指出確切原因,但專家普遍認為精子數量減少的原因是男性受到環境和生活習慣影響,包括接觸化學品、吸煙、壓力和肥胖等因素引起,反映了這些地區男性的身體狀況變差,專家萊文(Hagai Levine)就對此表示:「我覺得這些研究數據是敲響了警訊,若我們不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我個人很擔心人類會因此滅絕」。

據英國《BBC》報導,這次的研究在學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因為研究的資料數量龐大,摒除了的過去以偏概全的批評,讓精子數量減少的理論更被眾人接受,但部分人對「人類滅絕說」仍有保留。像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生育學教授布里松(Daniel Brison)就表示,科學界多年來一直懷疑人類精子量減少,但這次研究是至今最全面的分析,對公共健康研究意義深遠。

至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佩西(Allan Pacey)則表示,以往的相關研究都不足以讓他相信人類精子數量在下降, 這次萊文團隊的研究將讓人詬病的弱點幾乎都處理得好,雖然仍有些疑問還沒能釐清,所以研究結果還有討論的空間。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仁麟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