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比基尼環礁原本的居民後來搬到馬歇爾群島的Kili島。(美聯社)
1956年5月21日美國飛機在比基尼島試爆第一顆核子彈。(美聯社)
1956年5月21日美國飛機在比基尼島試爆第一顆核子彈。(美聯社)
科學家最近驚訝的發現,美國前核子試爆場、位於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儘管70年前因核爆被視為荒地,現在該處的海洋生態居然欣欣向榮,儘管人類仍無法在當地居住。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團隊最近發現該環礁上核爆產生的坑洞附近,海洋生態意外的發展的相當繁榮,該校海洋科學教授Steve Palumbi說,過去從未深入研究輻射汙染海洋生態的情況,但現在他的團隊的初步研究發現海洋的恢復力驚人。
在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災變進行的動物研究,顯示當地出現畸形和異變的情況,但史丹佛團隊發現比基尼環礁的動物相較之下活得較好。
在1946到1958年間,美國在該環礁上進行了23次核子試爆,1954年還試爆了一顆比廣島原爆威力強1,100倍的核子炸彈。但現在科學家在炸彈留下的坑洞裡面和附近,發現多元的生態系統,如和車子一樣大的珊瑚,幾百種不同的魚類如鮪魚、鯊魚、鯛魚和專吃岸上被輻射汙染的椰子的螃蟹等。
就肉眼觀察到的狀況而言,這些魚和螃蟹等看起來很正常和健康,有些珊瑚看起來已經有好幾十年了,科學家也找到證據顯示,這些珊瑚可能在最後一次核爆10年後就開始生長。
Palumbi說這個地方因其歷史而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受到保護,這裡的魚甚至發展得比其他地方好,因為沒受人打擾,這裡鯊魚數量眾多、珊瑚也長的很大,是個非凡的環境、相當奇怪。
目前其團隊主要研究當地的珊瑚和椰子蟹,因為這些螃蟹壽命相當長,可讓科學家研究動物的D曝光在輻射下多年來,它們的DNA如何受到影響。魚因為壽命相較下較短,數十年前受到影響最大的魚可能早就死亡,Palumbi說今日在比基尼環礁出現的魚只有暴露在低量輻射下,因為它們常常遊出這個環礁。
但現在人類還無法在該環礁上居住和工作,只有少部分管理員會帶食物和飲水到礁上維護設施。當年居住在礁上的167名居民被迫離開家園,現在超過半數已過世,死前都還希望有天能回到家園。
喬治城大學輻射醫療副教授Timothy J. Jorgensen說,這些居民1960年代開始出現因接觸輻射導致的癌症徵狀,當年在爆炸下風處的人出現燒傷和血球低下的情況,在島上的人罹患甲狀腺癌和白血病則大幅增加。
鄰近其他馬歇爾群島(Marshall Island)的居民也因此被迫常常搬遷到不同島,試圖避開核爆遺留數十年的輻射,但在試爆後的數年中,住在輻射塵散播區域島民生活都遭到汙染,空氣、飲水和食物都含有相當多的輻射量。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