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601118
區版主 | 2018-1-24 16:05:31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


久坐久站當心血液滯留,下肢腫脹難耐。50歲美髮師楊小姐,每天工作久站超過8小時,7年前有一天雙腳突然脹痛、腫如麵龜難行走,就醫診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差點截肢,經治療重建靜脈通路消腫後復原良好。

收治病例的新光醫院周邊血管中心主任吳典育表示,楊小姐因長期長時間久站,維持固定姿勢,導致血液滯留下肢靜脈,造成下腔靜脈到雙股靜脈深層靜脈栓塞,而深層靜脈血栓在台灣的盛行率約千分之一,由於血栓賭在深層靜脈,造成血管回流不佳,使得肢體蒼白腫脹、疼痛麻木,甚至可能組織缺血壞死需截肢。

吳典育解釋,其中有三大族群因工作特性、自身疾病、年紀等原因,可能是腿部靜脈栓塞的危險群。第一是因長時間的血液遲滯不動,諸如肥胖、久坐久站職業、長期臥床或長途旅行者;第二是曾車禍、有血管發炎性疾病等血管內壁受損者;第三為服用避孕藥、曾有重大手術、懷孕生產、癌症患者、60歲以上年長者等血液黏稠度較高的人。

傳統治療腿部靜脈栓塞,吳典育表示,治療會採皮下注射抗凝血劑,合併口服抗凝血藥物,幫助溶解血栓及抑制新血栓形成,但針對發生在靠近身體近端、大面積的靜脈栓塞,需要侵入性抽吸移除血管中血塊,目前也有較新的超音波輔助溶栓。

不過,靜脈血栓的患者約有3分之1會在10年內復發,預防腿部靜脈栓塞,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久坐久站,每隔1小時休息5至10分鐘,可起身上廁所、倒水或伸展腿部,盡量別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睡前可用枕頭將腿部墊高,有助下肢血液回流。

提醒民眾,下肢靜脈血栓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往往到了血液凝集,阻塞靜脈正常血液回流至腿部,出現腫、痛、麻且行走困難,或腿部顏色改變、皮膚潰瘍等才會發現,若日常生活發現單側腿部突然腫脹,應盡早就醫治療,以免血塊於體內竄流,跑到肺部可能引起肺栓塞有致命危機。

醫師提醒,長期長時間久坐久站等,可能因血液滯留引起下肢靜脈血栓,引起腫脹、疼痛甚至無法行走,嚴重恐截肢。 記者黃安琪/攝影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EZCat + 10 感謝好友分享 !
garybed + 5 感謝大大分享
santy013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7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