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issinger329
王子 | 2018-2-1 14:28:13

新唐人亞太台
更新時間:2018-01-31 22:32:20
http://www.ntdtv.com.tw/b5/20180131/video/214741.html?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1 月 31 日訊】花蓮瑞穗鄉有一家傳統鐵店,主人羅漢雲從十七歲開始當學徒,32年前他搬回老家開打鐵店,將近50年的打鐵生涯,羅師傅一直堅持以傳統工序製作,不過因為身體因素他不再打鐵了,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能找到接班人。

打鐵店師傅正在幫客人維修刀子,看他越磨越鋒利,動作相當熟練,這是位於花蓮瑞穗的老鐵店,多年前由羅漢雲一手創立,這間老店曾打造出無數的優質鐵器。

打鐵師傅 羅漢雲:「不管你彎到哪一邊,它都有辦法彈回去,它不會彎掉,如果機器做的,你彎到那樣,它一下就斷掉了。」

手工打鐵,從鍛火,打鐵,淬火。每個步驟要幾十次,鐵器才能成型。只是這樣繁雜的手工製作,在這間老店可能快看不見了,羅師傅因為身體的因素,不再製刀了。

打鐵師傅 羅漢雲:「就是我身體,做這種刀子吸那個碳渣有沒有,到我肺部裡面,就變成我肺裡面有問題,所以就不做了,還有一方面就是很吵,會吵人,做這個很大聲。」

因為科技的進步,農具製作都已經機械化,打鐵業逐漸沒落,現在只剩下做建築用的鑽尾而已。

羅漢雲太太 潘瑱錦:「我覺得沒有傳承很可惜,真的,可是時代其實賺不多了,因農具現在已經變成輔助工具,就是現在是機械化,田頭田尾用刀子還有用刀子用鋤頭,不弄丟了,用十年還在用。」

自動化的時代幾乎取代了人工製造,打鐵師傅說,維修鋤頭沒利潤,就是感念農家的辛苦,才持續服務鄉親。

民眾 林先生:「對對對,因為是傳統打造的,手工打造的刀,我們都來這邊買,維修也是在這邊維修。」

羅漢雲從台東關山到瑞穗,五十年的打鐵歲月。讓他與機器建立了濃厚的情感,守著這家店,就是因為他還在等待願意傳承的人。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花蓮報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2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