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oemcc
皇帝 | 2018-2-5 16:07:58



手機輻射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至今科學界尚未有共識,但諸多科學家告誡民眾最好遠離手機。美國國家毒理部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TP) 最新老鼠實驗結果發現,手機輻射會在雄性老鼠心臟與腫瘤罹患率增加,但雌性老鼠無顯著反應,且暴露在輻射中的老鼠大腦額皮質出現 DNA 損傷,這是科學家過去認為不可能發生的結果,證明手機輻射的確會影響老鼠的生物機能。

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手機使用與微波爐相同的技術,當 1980 年上市時,人類對射頻唯一已知的健康影響是它會加熱人體組織,工程師因此建立防止熱效應的射頻暴露限制,在手機用戶手冊中列出用戶吸收的射頻量,稱為人體電磁波比吸收率 SAR。隨著人們對癌症的恐慌加上手機使用時間愈來愈長,對手機致癌風險感到愈來愈擔憂。

世界各地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也相互矛盾,從 1990 年代產業贊助研究工作開始,科學界對手機安全的擔憂並沒有終止。1999 年,1999 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要求 NTP 提供更明確的答案,NTP 砸下 2,500 萬美元設計與實施這樣研究,是 NTP 有史以來做過最昂貴的研究。

研究人員 2010 年開始在芝加哥的一個地下實驗室中將老鼠安置在訂製的空間裡,並分成不同的手機輻射水平,用手機能量輻射 2 千多隻老鼠長達 2 年時間,實驗測試環境就像一個大型微波爐,最低的暴露時間大致類似於每天約 9 小時的弱電接聽。

2016 年發布初步結果顯示射頻輻射暴露與腫瘤率的小幅增加相關,雄性老鼠的腦和心臟腫瘤與在人類手機用戶中觀察到的腫瘤相似。近期 NTP 發布完整報告,除了發現老鼠腫瘤與 DNA 變化等負面影響之外,但同時也發現老鼠的壽命更長、腎臟疾病類型顯著減少。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正在審查調查結果,但表示還沒有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對人類健康有不良影響。這項研究也很難獲得科學界共識,因為老鼠暴露的輻射量遠比人類使用手機多很多,且連研究人員自己都不確定 DNA 損傷是否是手機輻射造成。外部專家將能夠對調查結果發表評論,該機構將在 3 月進行同行評審,然後才能發表正式結論。

NTP 研究人員,他們盡可能讓老鼠暴露在最大的輻射量當中,原因是若沒有發現任何影響,就可以終止手機輻射的安全性爭議,因此這項研究結果不代表人類罹癌風險,部分原因是 NTP 旨在識別危害,而不一定是風險水平,但是這項研究可能是研究人員確定一定程度的手機使用是否會導致風險增加的跳板。

美國癌症協會首席醫學和科學官員 Otis Brawley 認為手機和癌症之間的關聯證據是薄弱的,目前為止並沒有看到手機使用會增加人類癌症風險,但表示如果相信動物實驗結果的人,建議戴耳機通話,不要直接使用手機。

非營利組織環境健康信託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Trust) 也呼籲人們使用耳機,不要把手機放在褲子口袋裡。NTP 研究人員 Ronald Melnick 表示,即使手機輻射對人體影響還有待更多研究來釐清,但他自己會使用耳機講電話。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neiloo + 10 + 10 樓主太有才啦!
慎言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wang503
公爵 | 2018-2-8 20:42:12

消滅花蛇

3G 時代,其實就有規範手機的發射功率。
比起手機,我覺得 住在基地台 旁邊的 比較可怕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o84
侯爵 | 2018-2-8 21:15:02

老鼠跟人生理構造不同,但這發明還不夠久,必須等久一點才能有實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