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8-2-28 13:54:17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網路傳聞黃豆含植物雌激素,常吃恐導致性早熟、增加乳癌風險,引發民眾恐慌。婦產科醫師林坤沂闢謠,強調已有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可抑制雌激素分泌,適量攝取黃豆甚至可望減少乳癌發生。

(中央社/資料照)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林坤沂表示,雌激素為女性荷爾蒙的一種,主要促進女性性徵發育,包括乳房、輸卵管、陰道、子宮內膜增厚等功能,但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也顯示,約有2/3乳癌來自雌激素刺激,長期恐增加罹患乳癌風險。

林坤沂說,黃豆之所以被民眾誤認會導致性早熟、乳癌,主要是裡頭含有一種名為「大豆異黃酮」的植物雌激素,但大豆異黃酮非但不會導致增加雌激素分泌,反而可以抑制雌激素合成。臨床研究也證實,攝取較多黃豆食品的婦女,體內雌激素的濃度較低,減少乳癌發生風險,建議民眾可適量地攝取,不需太過恐慌。

除此之外,林坤沂說,會導致性早熟的原因很多,目前女性性早熟有70%到80%原因不明,可能是由於性腺、腎上腺素,或下視丘腦垂體性腺軸的障礙所導致,男性則有一半以上是找得到病因的。

近年世界各地兒童性發育提前明顯增加,最主要原因為濫用藥物,兒童無意中接觸了使用不當的藥物,而干擾內分泌,另像是環境汙染、食用的肉類受到雌激素汙染、日用化學品等也可能導致發育失調,與環境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乳癌的致病因子也相當複雜,風險因子包括家中有乳癌病史、未曾生育或30歲以上才生第一胎、初經早於11歲或停經晚於55歲、攝取高脂肪食物的民眾,以及酗酒者。林坤沂指出,想預防乳癌應禁菸、少喝酒、少攝食脂肪性食物、多攝取纖維性食物、避免體重過量、按時運動,每週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並且每天保持愉悅的心情。

由於近年台灣婦女乳癌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而且罹癌年齡比西方人早,建議月經結束一星期後,利用沐浴或更衣時,養成自我檢查乳房習慣,國健署也提供45至69歲及40至44歲具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呼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hokou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