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聯合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28 日宣布,他將向自己創立的非營利研究機構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AI2)額外投資 1.25 億美元,幫助機器學習在社會生存必須的「常識」。
從倉儲物流設備到機器手臂,智慧型手機到語音助理、自駕車,技術進步帶來的改變浪潮在生活中顯而易見。現在透過 AI,機器可以辨識附近的物體,進行語音辨識,將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並以幾年前不可能的精確度模仿其他人類任務。
但是這些聰明絕頂的機器,卻無法對一些人們認為再簡單不過的事做出反應;像是日常簡單的對話,或是突發的意外,除了基本的命令與問答,它們就只能愣在那裡。華盛頓大學前教授 Oren Etzioni 解釋,這是因為 AI 缺乏常識,AI 能夠辨識物體,但沒有辦法解釋它所看到的,它無法閱讀教科書後,弄清楚書中問題要表達的意思。
艾倫的這項額外投資將讓 AI2 未來 3 年的研究資金增長近 2 倍,除了協助現有的研究計畫,也將以此展開全新的項目「亞歷山大」(Alexandria),在未來數十年,創建一個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的基礎知識數據庫,來幫助對人類社會一無所知的機器學習。
這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但事實上常識涉及的範圍之廣令人難以想像。
1980 年代中期,前史丹佛大學教授 Doug Lenat 便在政府和當時許多大型科技公司的支持下,創立了一個名為「Cyc」的項目,目標便是將所有孩童時期學習到的簡單事實編列其中,像是「你無法同時在兩個地方出現」到「要從杯子喝水時,將有洞的那方朝上平穩地拿起」。
直至 30 年後的現在,Lenat 和他的團隊仍然在為這個「常識引擎」努力,還無法看到盡頭。艾倫過去曾為「Cyc」項目提供資金發展,但隨著現代技術逐漸進步,建構這種系統應該會變得更簡單,因此他才選擇設立「亞歷山大」項目試圖運用全新方法進行。
負責「Cyc」項目的 Lenat 並不介意這項競爭,事實上,他非常歡迎有新團隊願意投入,但他也警告即將面對的挑戰:Cyc 已耗費了數億美元資金,並在過程中碰到無數項目開始時並不明顯的問題。
即使如此,這項工作仍有必要性。許多人都擔心未來 AI 將大幅取代人類,但事實是,如果 AI 沒有辦法突破現有的「學習障礙」,即使運算速度、學習能力遠超乎人類,AI 能進行的工作還是十分有限。為了未來能在 AI 領域取得真正的進步,艾倫認為,學習常識的巨大挑戰勢必得克服。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