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降噪耳機出名的耳機商 Bose,最近別出心裁,在奧斯汀舉辦的 SXSW 推出一款 AR 眼鏡──Bose AR。
與 Google 的 Google Glass、微軟 HoloLens 及英特爾 Vaunt 等 AR 眼鏡不同,Bose 並不是透過光學鏡片,在人眼看到的世界疊加一層虛擬視覺資訊。Bose 的 AR 眼鏡既沒有光學鏡片,也沒有鏡頭。他們要做的是提供音響擴增實境體驗。
Bose 在 SXSW 展示 3D 列印的眼鏡原型。據外媒報導,這款眼鏡看起來就像一般墨鏡,在公開場合配戴也不會引起注意。Mashable 記者稱,其戴起來很輕便,沒有壓力感,即使眼鏡的電池、電子套件都放在鏡腳上。雖然看起來還是比英特爾 Vaunt 更厚重。
鏡腳上有兩個小型定向喇叭,用戶不需戴耳機就可以聽到聲音,其他人是聽不到的,除非把耳朵靠在喇叭上。你可以買一副很酷的眼鏡來聽音樂,當然你還可以做更多。
Mashable 記者說明,Bose 在現場示範了戶外應用。當你看著一個地標性建築物時,按兩下觸控區域,Bose 就會為你播放建築的導覽。Bose AR 眼鏡沒有鏡頭,因此並不像一般 AR 眼鏡是以影像辨識來判斷位置。據 Bose 介紹,眼鏡搭載運動感測器,可精確偵測你的方向,配合搭載 GPS 的手機,Bose AR 眼鏡就可清楚知道你在看什麼。
▲ 英特爾 Vaunt。
這個技術聽起來跟英特爾前段時間推出的智慧眼鏡 Vaunt 如出一轍,兩者的應用場景也近乎一致,只是一個是播放語音,一個是顯示文字或影像。與合適的內容提供商合作,例如當你看著一家餐廳時,Bose 就能提供餐廳介紹、評分等資訊。
此外,Bose 還可用於接電話、簡訊。Bose 可辨識人的頭部運動,當有電話打進來時,你可以點頭接電話,也可以搖頭掛斷。左右晃動頭部還能操作功能表。Bose 眼鏡可說具備了智慧眼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 AR 眼鏡)的基本功能,和英特爾 Vaunt 一樣簡潔,內容和應用場景將決定這款眼鏡的未來。
Bose 目前與 ASICS Studio、Strava、TripAdvisor、TuneIn 及 Yelp 合作,還拿出 5,000 萬美元,懸賞創業公司基於 Bose AR 創作內容。可見 Bose 希望打造 AR 平台,企業和開發者可自己建立應用。
Bose 消費電子部門副總裁 John Gordon 評論:「Bose AR 是一種新型的擴增實境技術,適用任何人,把聲訊放在你周圍,而不是數位影像,所以你的視線不會局限在一塊小螢幕。它知道你的位置,並可即時用語音提供相關資訊,為旅行、學習、音樂帶來更多可能性。Bose 可添加到已使用的產品和應用程式,消除 AR 一些障礙。」
雖然聽覺也是人類的主要感官,但視覺占了 90% 以上資訊來源,人們也一直追逐更逼真的虛擬影像。然而光學的探索之路艱難重重,AR 真正徹底改變人們生活還需一段時日。Vaunt 的 AR 眼鏡致力於聽覺,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其他 AR 眼鏡可完全整合 Bose 的語音增強功能,開發出視覺、聽覺同樣強悍的 AR 眼鏡。
Bose AR 眼鏡將於 2018 年夏天上市,價格未知。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