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yaerp79
騎士 | 2018-3-16 10:50:41


醫師蔡佳叡(右)說明,自閉症診斷包括社交互動溝通困難、固著行為侷限興趣、感官異常等。左為職能治療師張瑋蒨。記者趙容萱/攝影

孩子躺地上哭鬧、大暴走怎麼辦?台中市一對在夜市賣小吃的夫婦,因為兒子一生氣就躺在地上哭鬧、大暴走,甚至拒學,直到接受台中榮總職能治療團體課程,才發現孩子鬧脾氣卻講不出來,家長一再溝通、要求無效;男童父母積極配合,並且上親職教育課程,選擇在孩子上小學後停業1年,陪孩子成長,如今男童二年級,可以控制情緒,不再動不動就哭鬧、大暴走。

台中榮總兒童青少年身心科醫師蔡佳叡說,自閉症病患大多在1歲半到3歲時被注意到,最常見是社交困難,包括回答問題眼神沒看對方、分不出「你我他」,也聽不懂反語,無法察言觀色等;其二是行為固著、侷限興趣,難融入他人話題,只說自己興趣的事,也缺乏想像力,不會玩家家酒;第三是對聲光觸覺等刺激敏感度異常。

「為什麼沒事在發脾氣?要有男子氣慨,不要動不動就哭!」男童從小個性「拗」,發脾氣就躺地上哭鬧,接著衝到門外大暴走,媽媽為了追他回來,當天無法上班,一再溝通、要求都無效,男童讀幼稚園大班拒學,問原因都回答「不想去」,再追問就講不出來,就診發現是自閉症。

中榮總職能治療師張瑋蒨說,男童經接受職能治療團體課程,透過講故事、一問一答,男童才慢慢試著出自己感受,家長也配合職能治療,不但上親職教育課程,並且選擇在孩子上小學後停業1年,由爸爸陪著孩子到大自然探索、冒險,如今男童二年級,可以控制情緒,了解他人感受,和同學與家人有適切語言表達與互動。

●父母面對孩子哭鬧的方法:

理解: 深呼吸、冷靜,了解孩子哭鬧背後原因

面對: 親子共同面對、解決問題

規則: 訂定規則要明確,賞罰分明,獎懲確實做到

防空洞:孩子哭鬧時帶離公共場所,找一處角落溝通或直接回家

資料來源/職能治療師張瑋蒨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