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8-8-4 12:19:27

[天下雜誌]

作者:伍芬婕/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根據主計處統計,去年20到29歲的失業者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失業超過半年。究竟,為什麼許多年輕人初入社會就面臨半年以上的失業?該如何避免不斷卡關的困境?

「我在大學就讀的科系,對想找的工作沒有幫助,能找到補習班工作是因為台大學歷,」現年28歲的小安當完兵就開始找工作,花了10個月,終於在家人介紹下找到藥廠業務工作。

年輕人找工作大不易,小安的例子不是個案。根據主計處統計,去年20至29歲的失業者有19萬5千人,其中約三成失業超過半年,為何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就面臨長期卡關困境?

「喜歡的工作找不到、單純要賺錢的,薪水不夠高,」小安這樣總結自己過去的求職歷程。由於不喜歡從事業務,就職後第5個月後他又開始找工作,一個月後離職。經過一陣思考期,他決定在出國唸書前先到補習班工作。簡單一句話的背後,是他充滿血和淚的經驗。

畢業年輕人最常碰到的第一關就是學歷和所需技能的落差。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胡昌亞表示,由於高教擴張,現在就業最常碰到學歷高、但職場用不到相關技能的學用落差問題。此外,由於年輕人比以前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在取得學位,出社會後發現薪水不高,容易覺得屈就,「要覺得賺得回來才劃算。」

除了學用不相符,薪資待遇不佳也是年輕人不願屈就的原因之一。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宗弘表示,部分人遭遇求職不順、甚至放棄求職,呈現的是低工資部門未提高工資、新進人員不願意做低薪工作的拉鋸狀態。他分析,相對低薪工作集中在服務業,進一步比較服務業內的工作,工資偏低的餐飲服務業離職率高居首位。「待遇低,就很難留得住人,」林宗弘說。

事實上,面對到手的工作機會,有半數的失業年輕人因為待遇太低最後並未就業。根據主計處2017年5月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20至29歲失業者有工作機會卻未就業的主因中,「待遇太低」者佔了54%,同樣因薪資太低而未就業者,在30歲以上族群僅有41%。

小安是典型學用落差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例子。儘管畢業於心理系,但小安對於運動產業,尤其是棒球,特別有興趣。小安說,畢業後曾面試過緯來球評和中華職棒播報組的工作,都沒有獲得回音,「可能是要傳播相關科系的人,心理系的學歷在這邊不是很管用。」

由於尚未有體育產業的相關經驗,小安也想過做自己不那麼有興趣的工作,但欠缺興趣時,薪水就是他願不願折腰的重點。儘管頂著台大心理系畢業的光環,小安曾經遇到4、5家公司都只能開出2萬7、2萬8的薪水。「當球評或播報員,這樣的起薪我比較能接受,」小安說,如果不是喜歡的工作,薪水就會是主要考量,「希望至少有3萬吧。」

經過了第一份工作的磨練,對小安而言,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喜歡的一技之長。目前已經拿到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和伊利諾理工學院碩士錄取通知,小安回想是在當藥廠業務的過程中,才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專業能力,「接觸很多醫生後,還是覺得好工作需要一定程度的專業。」儘管小安父親期待他當醫生,他還是希望能放手一搏。

面對未來的學校,小安還在「商業分析」或是「資料科學」兩個選項中抉擇,他表示,因為喜歡看球,未來希望能留在美國幫球隊做數據分析。

畢業後多年,如今終於要踏上自己的路。小安希望當初能早點在學校預作準備,「即便不喜歡心理學,在實驗室也可以學一些資料處理和分析的經驗。」因為請系上老師幫忙寫推薦信的經歷,他也體認到要花多一點時間和老師建立關係。

儘管如此,透過一連串摸索,他已經更了解自己,「我需要花比別人更長的時間熟悉、適應環境。」為了在適應環境的同時,還要用英文學習不熟悉的學科,他開始研讀接下來會進修的統計和數學科目,「有中文書可以先買來看,預先做好準備。」

專家認為,青年求職的首要課題是練習為自己做決定、勇於嘗試。職涯諮商師呂亮震表示,在諮商經驗中,常遇到「害怕選錯,覺得人生不能重來」,或者是害怕被拒絕的年輕人,多半是較沒有自信、容易自我懷疑的人,他建議,除了提早接觸職場,年輕人需要練習為自己做決定、勇於嘗試。

在嘗試的過程中,學習面對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是培養「韌性」的關鍵,因此在面對航向職場的航道時,擁有「加油團」也很重要。呂亮震表示,家人和朋友的社會支持,是職場續航力的關鍵,對於憂心孩子未來的父母,學習陪伴和支持能讓他走得更長遠。

呂亮震認為,常見的狀況是家長要年輕人考公職,或從事跟專業背景相關的工作,但本人沒意願,部分年輕人甚至會遭到父母酸言酸語或潑冷水。然而,就長遠個人發展而言,年輕人需要的是陪伴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他有內在動力去探索,當動力被激發出來、開始行動了,就會看到改變。」

面對想要培養一技之長的年輕人,學校和企業也有積極作為的機會。林宗弘表示,面臨招生危機的大學在思考轉型方向時,可以主動接近最缺工的企業,建立產學合作機會,一方面讓年輕人提早了解職場,對企業而言,是增加培養技術人才的機會,學校未來要持續招生也會比較容易。

花了一段日子摸索,小安今年秋天即將赴美就學,他坦承自己最近花不少時間調適心情,終於比較想得開,「人生上不會有錯的路,不繞一圈不會知道自己想往哪走。」工作職涯的選擇,是每個人學習獨立的必經過程。但隨著少子化浪潮即將來臨,如何幫助年輕人減少摸索的時間,是整體社會需要思考的課題。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12 + 12 感謝大大分享
陳勝利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8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18-8-4 12:29:02

基本工資調太高,企業乾脆雇用大學生,覺得除了掃地之外還能做更多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6 + 6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8-8-4 14:05:31

現在能讀到台大都是家庭富有不愁吃穿…所以找不到工作爸媽會養…沒差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3 + 3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X3223
伯爵 | 2018-8-4 15:22:36

更多的是自視甚高 認為許多工作都不配自己做
好高騖遠的年輕人真的是多了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3 + 3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  金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4810t
威爾斯親王 | 2018-8-8 13:13:13

學歷又不是就業的保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林馨月
子爵 | 2018-8-8 17:50:29

高學歷不等於高就業高薪資 今天新聞報今年已經超過1萬人將去大陸 香港或國外讀大學  接受訪問學生都說國內大學注重理論 跟大陸注重實際 不太相同  所以選擇實際  理論跟實際相差多大呢  相信各位大大心知肚明
連一個台大校長延宕幾個月了 換了第三個部長還是無解  台灣阿台灣何時學術歸學術 政治歸政治  讓台灣年輕學子有個願意留在台灣讀書就業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aixxgxu52315
威爾斯親王 | 2018-8-9 00:31:35

學歷高也要配上高能力阿
之前很多大學生一進來公司
薪資硬是比我們這些專科生多出一截
但是能力卻沒比較好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很有實力就去頂級公司吧
他們一定付得出你要的薪水
但是也要別人看得上你
如果沒能力就乖乖領你該得的薪水吧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s9410955548584 + 10 感謝大大分享
INFINI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