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stardraftx84465
見習騎士 | 2018-8-15 00:57:30

"黿"長知識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記者的文筆讓我覺得更燒腦,說可能是沙鱉,但也可能是中華鱉,還說民眾說水池小鴨最近好像不見了,但文章最後又說鱉主食不是鴨,到底在寫些什麼我也不知道。。。

新聞轉載自: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19543

〔記者張菁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中市豐樂雕塑公園內的水池正進行清淤工程,必須降低水位,並將水池內的動物先搬家安置。施工人員日前進行安置作業時,水池中出現一隻體型壯碩的動物,一開始以為是鱉。台中市政府建設局與農業局到場了解,竟是二級保育類動物「黿」,目前已安置在雲林一處養殖場。
豐樂雕塑公園的水池因水質優養化及雜質沈澱,常產生異味,建設局因此辦理水池清淤工程。而水池中棲息不少魚類、烏龜、鴨子,清淤前必須先將動物安置到別處。
置作業。3天前,水位降到最低,工作人員在池底發現一隻身長超過90公分、重達37公斤的「鱉」,眾人驚呼連連,認為以此體型來看,應該壽命很長,是隻「神鱉」。
牠的力氣很大,重量又重,捕捉過程中極力想掙脫,數名工作人員花了一番工夫,才順利捕捉到。
工作人員立即通報市府,建設局第一時間會同農業局前往了解,確認是屬於二級保育類動物的「黿」,並啟動保育機制。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這隻黿前天已經送到雲林一處養殖場暫時安置,而豐樂公園水池預計9月底可重新注滿水位,黿後續將送到學術機構、動物園或回到原棲息地,建設局將與農業局進一步研究。
另外,由於過去市議員曾反映豐樂公園水池裡的小鴨不見了,由於黿主要是吃肉食性動物,建設局懷疑這些不見的小鴨是不是被黿吃掉了。
中興大學獸醫師高如栢則表示,這隻鱉體形不小,有可能是瀕臨絕種的黿,又稱為沙鱉,但一般稀有物種不太會放養到水池中,因此牠也可能是中華鱉,如果水中魚、蝦、蛙等食物夠多,加上牠是母鱉,體形是會長這麼大,但鱉不會以鴨之類的動物為食。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陳勝利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8-8-15 01:15:03

就讓牠回歸大自然不是很好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xuale
王室 | 2018-8-15 05:05:03

黿(學名:Pelochelys cantorii,漢語拼音:yuán,注音:ㄩㄢˊ),俗名沙鱉、藍團魚,是黿屬動物下三個物種中的一種,也是鱉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可長到6英尺長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wenzen.chen3504 + 1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