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kissinger329
王子 | 2018-9-13 13:38:03

台灣大紀元
更新: 2018年09月13日
http://www.epochtimes.com.tw/n259030/

54歲沈先生(中)接受「腦深部刺激術」治療,目前已能正常生活且行走自如。(記者黃玉燕/攝影)

文/記者黃玉燕
根據統計,2015年全球約有620萬人罹患帕金森氏症,有11.7萬人死亡。帕金森氏症通常發生於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老人會罹患此病。患者男性多於女性;若患者在小於50歲發病,則稱為早發性帕金森氏症;該症確診後平均餘命約為7~14年。

「帕金森氏症」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以及平衡障礙等。(123RF)

「帕金森氏症」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動作遲緩、肢體僵硬、靜止性顫抖以及平衡障礙等。疾病在早期藥物治療效果通常不錯,但隨著疾病進展,藥效持續時間會逐漸縮短,甚至出現難以控制的肢體扭動或亂動,此時單純的藥物處方已難達到治療效果。

法國神經外科Benabid醫師發現透過「腦深部刺激術」,可以幫助病患擺脫長期的病痛。該項技術以微電極刺激腦深部特定神經核,有效緩解帕金森氏病人的症狀,目前世界已有許多國家核準這項手術作為帕金森氏病的輔助治療。

微電極刺激腦深部特定神經核,有效緩解帕金森氏病人的症狀,目前世界已有許多國家核準這項手術作為帕金森氏病的輔助治療。(123RF)

54歲沈先生在自助餐廳廚房工作,6年前開始出現炒菜無力,手不聽使喚、步伐越來越不穩、顫抖等現象。他說,起初以為是睡眠品質不好引起的並不在意,之後發現身體越發僵硬、不受控,才求助醫師檢查。

之後在藥物的調整下,雖能維持日常活動及工作,但差不多5年後,藥物效果明顯減弱,到了無法應付正常的工作。經過醫師評估,建議他接受「腦深部刺激術」治療,目前沈先生已能正常生活且行走自如。

中國醫大附醫神經內科呂明桂醫師指出,許多帕金森氏病患者因為對腦深部刺激術不了解、失去了獲得治療的機會;已罹患病症多年的病友,或許可以和沈先生一樣,隨時和主治醫師討論,評估手術的可能性,仍有很大機會可以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7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劉國揚
王子 | 2018-9-13 23:51:21

老人又能活更久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