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近日透過低成本金屬與有機化合物,成功打造暨便宜又高效的氫燃料電池催化劑,能量輸出比傳統氫燃料電池高 20%,運作效率更比其他有機化合物燃料電池高 100 倍,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氫燃料電池成本。
氫燃料電池研究至今已超過半世紀,利用氫與氧的化學變化來產生電力,不會排放任何廢氣、只會產生少量水,然而大多氫燃料電池存有成本過高或效率太低等問題,這也是現在美國只有幾千輛氫燃料車的原因之一,該技術還需要更加努力才能達到大規模使用。
在氫燃料電池中,氫氣會從燃料電池陽極進入,氧氣由陰極進入電池。其中氫原子會透過陽極催化劑分解成質子與電子,電子再經由外電路形成電流抵達陰極;氧氣、氫質子與電子則會在陰極催化劑幫助下形成水分子,兩極的催化劑可說是燃料電池的命脈之一。
但目前市面表現最佳的陽極催化劑含有貴金屬鉑,這讓氫燃料電池的成本一直以來居高不下,UW–Madison 化學教授 Shannon Stahl 表示,科學家也可以用較便宜的金屬來當作催化劑,但催化劑劑量得加大,反而讓過多催化劑附著在電極上,降低能源效率。
因此為提高氫燃料電池市場的競爭力,UW–Madison 團隊將成本較低的鈷金屬裝在氫燃料反應器(reactor)附近,就算使用大量的鈷也不會影響化學反應運作,之後再利用有機化合物醌當媒介,將電子與質子運送到反應器。
在團隊提出的方案中,醌就像一輛自小客車,可同時乘載兩個電子和質子,可將它們從陽極運送到鈷催化劑,並再返回接送更多「乘客」。該團隊也進一步利用醌衍生物改變醌類的結構,大幅延長有機化合物的壽命,減緩衰退成焦油狀物質的速度。
實驗指出,醌的連續運作時間可長達 5,000 小時,壽命與以往研究相比增加 100 多倍。Stahl 指出,雖然該技術並非最終解決方案,但團隊已提出全新的解決方法,新設計不僅讓氫燃料電池的能量輸出提高 20%,運作效率也比其他生物燃料電池高出 100 倍。
未來團隊下一步則是提高醌媒介的性能,讓他們能更有效地攜帶電子並產生更多的能量,這一研究將有助於氫燃料電池變成另一種低成本高效率技術,目前研究已發表在《Joule》。 |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要消滅我的人還真不少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惡意舉報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