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7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8-10-18 10:15:36

颱風變少非好事 氣候變遷告急

2018年10 月日14,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裡,中研院長廖俊智帶著沈重與無奈的語氣告訴學員,極端氣候所造成地球的損傷一年比一年嚴重。(攝影者:邱瑞連,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10/14)


「地球氣候變遷愈變愈激烈,用『愛』減碳是氣候變遷最大的關鍵。」2018年10 月日14,在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裡,中研院長廖俊智語重心長地向第十三屆「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精進研習」學員,說明氣候變遷對世人的影響。

「2018年8月12日極端氣旋造成菲律賓的大雨嚴重災情,北歐國家、英國到處都過度炎熱,墨西哥的颶風,2017年美國佛州的暴風雨,同年洛杉磯的野火,還有2016年澳洲的乾旱。」廖俊智院長帶著沈重與無奈的語氣告訴學員,極端氣候所造成地球的損傷一年比一年嚴重。

極端氣候 造成災難

「大家有沒有發現到這幾年的颱風變少了?這是好現象嗎?」廖俊智提出值得讓大家深思的問題。接下來,他提醒大家,每次氣旋帶來很大的風與雨量的增加,這都是因為氣候變遷的影響。

1980年到2016年極端氣候下,災難逐年上升;不僅年年發生,到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有災情發生,這與先前學者預測的理論,結果每一項都真實發生了。不僅如此,地表及海面溫度也逐年上升,這是地球暖化最明顯的現象。

螢幕上一張圖顯示在1978年的平均溫度比上世紀初多了攝氏二點二度,造成北極圈的冰層融化,「冰哪裡去了?都流到大海裡了,自然造成海平面上升,使得到處淹水。」廖俊智再用一張顯示2015年較1979年冰體減少三分之二的圖表警告大家,「不僅北極,事實上南極冰棚也開始融化了。」中研院長廖俊智在分享中極力推崇,慈濟推展的素食及資源回收,是減碳最有效的第一步。(攝影者:邱瑞連,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10/14)



「未來氣候夏季炙熱會變成常態,而且森林火災頻繁,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倖免!」他再次提醒大家,如果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北臺灣到了世紀末,溫度會上升攝氏五度,這是很嚴重的影響。過去兩百年來,臺灣的夏季愈長、冬季愈短,未來持續擴張,冬季有可能會徹底消失。

節能減碳 延緩壞空

「二氧化碳無色、無味、無毒,一面吸收,一面釋放紅外線,可說是地球的天花板。」沒有二氧化碳,地球變寒冷,然而它若太多,就造成溫度上升。現今的二氧化碳濃度遠超過過去的一萬年,為何排放這麼多的量呢?主要是能源使用太多,而能源來自石油、煤、天然氣,各占三分之一,再加上人為因素的排放,累積整個地球的二氧化碳量已達「減碳刻不容緩的地步!」

依目前人類所製造汙染的速度,我們已經無法應付溫度上升攝氏二度所帶來的風險與衝擊,IPCC(國際氣候變遷委員會)在今年(2018年)已經修正上升溫度目標為攝氏一點五度,並急切呼籲大家要急速減碳,控制總體排放量,務必再2050年達到零排放量,之後要變成負排放,也就是開始回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才能在本世紀末達到上升溫度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

1987年,聯合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廖俊智院長也提及挪威前總理、永續發展教母、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所倡導的一種可以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又不會損及下一代利益發展的建設等等呼籲與方法。

凡可回收 延續物命

廖俊智院長在分享中極力推崇,慈濟推展的素食及資源回收,是減碳最有效的第一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雖然引得滿堂笑聲,他還是讚許若能回到自然原始的生活,是最好的減碳生活方式。

廖俊智院長並以中研院機車棚頂裝置太陽能為例,雖然有人說這樣好像不合經濟成本,但是他肯切地說:「要把減碳當救災,不用去考慮成本,以『愛』減碳,建構高效能的低碳社會體系。」林筱瑋(左一)是慈濟科技大學的同仁,為了下一代,她督促自己要力行自備餐具,展開減碳行動。(攝影者:邱瑞連,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8/10/14)



他再次強調減碳的重要,如何將二氧化碳轉化的技術、減少化石能源、減少空汙、增加生質能源、利用太陽能光電等,都是必須盡速付之行動的政策。

最後,廖俊智院長再次的讚揚證嚴上人的理念,並以慈濟人的普天三無,多增加一條「普天之下,沒有不可回收的物質。」廖俊智強調,減少物質浪費的資源回收,也是延長地球壽命很重要的一步。

共知共行 由己做起

曾是慈濟大學護理系的慈青王嘉苡,目前任職於臺北慈濟醫院護理部,對於「氣候變遷」的內容,她有很深的感觸,王嘉苡說:「廖院長提到在1990年北極冰層還很豐厚,卻因為氣候變遷造成冰層的融化,海平面升高,到處淹水,人們失去家園,成為氣候難民。」

同在這一年,上人在新民商工的「幸福人生講座」中,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而在1991年出生的她,對於這一切的巧合,令她印象深刻。2011年因為參加水懺的因緣而茹素至今,王嘉苡表示:「任何行動都是由自己做起,然後再去影響身邊的人。」她發願要多分享茹素的好處,接引更多的人茹素。

在講經堂裡一位穿著與眾不同的學員林筱瑋,很認真地聽著分享。懷孕近六個月的她,聽了廖俊智所提溫室效應、環境變遷,讓她感到很慚愧,因為自己貪圖方便,經常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買個早餐就用掉很多紙器與塑膠杯、袋。摸摸肚子,為了下一代,她督促自己要力行自備餐具,展開減碳行動。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rocodile01 + 5

總評分: 名聲 + 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