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2018-10-24 10:25:35

1673 年,英國皇家學會收到一封來自荷蘭的信,信中繪製了蜜蜂、蝨子、黴菌等在顯微鏡下放大 200 倍的圖。雖然顯微鏡已問世數十年,但經由當時也是皇家學會會員的虎克(Robert Hooke)加以改進,放大倍數也不過從十倍增加到二、三十倍,因此有些會員不免懷疑其真實性。但畢竟隨信附有一位傑出的荷蘭醫師的背書,而且幾年前才出版《微物圖解》的虎克本人也力挺,皇家學會還是來函照登了。只是他們不免納悶: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雷文霍克究竟是何方神聖?

他們當然不曾聽聞此人;雷文霍克從事的工作根本與科學扯不上邊。他高中畢業就到布店當學徒,22 歲結婚後開布店、在市政府兼任過不同公職,沒一件與科學有關,研磨鏡片製作顯微鏡純粹是他的私人興趣。我們已無法確知他是否因為虎克那本《微物圖解》才起而效尤,不過他做的顯微鏡卻與虎克等人的顯微鏡截然不同。前人都是用多鏡片組合的複式顯微鏡,雷文霍克卻是將單一鏡片研磨至比瞳孔還小;足見其耐心與一絲不苟的態度。

彷彿是為了將鏡片底下的影像當成永久保存的美麗標本,雷文霍克竟不願移除顯微鏡下的事物,而是再另造一部顯微鏡觀察其它微物,如此下來,造了好幾百部。1675 年,雷文霍克福至心靈的將水滴放到顯微鏡下觀察,赫然發現透明清澈的水中竟然有許多不停遊動的微小生物!原來我們周邊一直存在著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列文霍克用顯微鏡自此拓展了人類的眼界,就像伽利略用望遠鏡改變了人類的自我認知。

雷文霍克的發現完全顛覆了當時的認知,英國皇家學會再三驗證後,終於授予他會員資格。但他並未前往倫敦參加入會典禮,也從未參與皇家學會的活動。事實上,他始終不願離開家鄉,即使是俄國彼得大帝、不久後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威廉三世也都請不動他,還是得親自登門拜訪才能一睹他的偉大發現。

雷文霍克並未因為榮耀與名聲而有何改變,他仍然樂在其中地繼續用顯微鏡觀察牙垢、精子、血球、……等等微細之物,並繼續將之紀錄下來寄予皇家學會與其它科學機構,如此持續達五十年,信件超過 500 封。雖然微生物學還要再過一百多年才真正萌芽,但溯本追源,雷文霍克還是被尊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資料引用於:http://history.pansci.asia/

Leeuwenhoek.gif (131.82 KB, 下載次數: 0)

Leeuwenhoek.gif

評分

已有 6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do + 10 感謝大大分享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angelsky777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wenzen.chen3504 + 10 感謝大大分享
微笑圈圈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2  金幣 + 3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zxc987456321
王子 | 2018-10-24 10:53:56

科學的歷史太深厚了
引言 使用道具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8-10-24 11:09:11

這證明了興趣會讓您成為專家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24 11:31:27

deeperinloveu 發表於 2018-10-24 11:09
這證明了興趣會讓您成為專家

很多科學上偉大的發現都是偶然情況下發現,就像今天的主題微生物一樣。

最有名的例子當然就是抗生素(盤尼斯林)的發現,是英國亞歷山大‧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 1881-1955)醫師在 1928 年無意間發現並從青黴菌中提煉出來的。這一造福人類的貢獻使弗萊明、錢恩和弗洛裏共同獲得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0-24 12:46:00

小弟我 , 國中時很愛看顯微鏡 , 父親曾買古箏給妹妹學 , 問我要學什麼 , 我說要一台顯微鏡 , 但是未能如願 , 殘念呀 .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24 14:28:59

費波南西 發表於 2018-10-24 12:46
小弟我 , 國中時很愛看顯微鏡 , 父親曾買古箏給妹妹學 , 問我要學什麼 , 我說要一台顯微鏡 , 但是未能如願  ...


好友提到顯微鏡,那我就不得不提到虎克這一悲情的科學家。虎克(1635年7月28日-1703年3月3日)是英國的科學家。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彈性的基本定律——虎克定律,且提出了萬有引力的平方反比關係。在機械製造方面,他設計製造了真空泵、顯微鏡和望遠鏡,他從樹皮切了一片軟木薄片,並放到自己發明的顯微鏡觀察。他觀察到了植物具有細胞的構造,以所「細胞」的英文:cell,即由他命名。

之前我有提過虎克和牛頓因為光是粒子性或是波動性爭執不休,1672年牛頓在皇家學會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為白光經過稜鏡產生色散,分成七色光,他將其解釋為不同顏色微粒的混合與分開,遭到主張光波動說的虎克的尖銳批評。牛頓大怒,稱虎克完全沒有理解自己這一劃時代發現的意義,並威脅要離開皇家學會。這使得主張光微粒說的牛頓一直將已完成的著作《光學》延遲到虎克過世後才出版。光學出版後,奠定了光微粒說的統治地位,直到一百多年以後的菲涅耳才重新發現虎克的光波動說。

牛頓對虎克的敵意在虎克去世後仍未消減。在牛頓影響下,皇家學會取下了虎克的肖像。這可能是虎克沒有留下任何肖像的原因。牛頓還試圖燒毀大量虎克的手稿和文章,但被阻止。從這就可以看得出來,對科學上有偉大貢獻的人,人品未必偉大!

虎克.JPG (18.31 KB, 下載次數: 0)

藝術家對羅伯特·虎克的印象畫。迄今尚未有經過驗證的虎克像

藝術家對羅伯特·虎克的印象畫。迄今尚未有經過驗證的虎克像

引言 使用道具
hamidh
大公爵 | 2018-10-24 19:07:09

虎克 只記得虎克船長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0-24 20:45:13

hamidh 發表於 2018-10-24 19:07
虎克 只記得虎克船長了

虎克船長(英語:Hook,是鐵鉤的意思)和今天的苦主虎克(英語:Hooke)中文相同但是英文不同喔!
引言 使用道具
老濕機
男爵 | 2018-10-24 21:52:12

感謝版大無私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玥沐玄
王子 | 2018-10-25 00:57:45

我是懶惰的人
我懶得看冗長文章
純路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山之嵐 + 30 幾年前就知道你是懶鬼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0-25 12:05:35

人類的好奇心真是無窮無盡
用望遠鏡探尋浩瀚宇宙
用顯微鏡細究微觀世界
感謝好友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