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8-11-4 13:30:37

2018年11月04日 04:09 工商時報 陳信榮/專題報導

近年國產車市占率變化 國產車面臨五成市占的生存保衛戰,業者繃緊神經。圖/業者提供

台灣國產車市占率節節下滑,今年更面臨「保5(5成市占)」的危機;2010年國產車市占率還高達77%,到今年前3季只剩55.5%,短短不到8年時間呈現雪崩式下滑,令人不勝唏噓。

就在日前,曾主宰台灣市場16年的豐田Camry,宣布改以日本進口車身分,重新挑戰台灣市場,汽車業者感嘆Camry的停產,象徵一個國產車黃金年代的結束。

盤點近年消失的國產車,除Camry之外還包括日產Teana、馬自達3、本田Accord、Civic、福特Mondeo等,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車款。這些車停產的共同原因,都指向台灣市場規模不足、消費趨勢快速轉變。

專家指出,其實這些因素都是環環相扣的,近年汽車市場消費風向快速轉變,購車主流從過去的轎車迅速往運動休旅車(SUV)移動,對於一貫採取保守、緩慢節奏的國內汽車廠而言,顯得難以應對。

畢竟一款國產車型的導入,動輒需3~5年準備期,台灣市場規模有限,龐大的模製具、車型開發成本,必須拉長攤提期限才有可能回收,因此一款國產車在台灣賣個10~12年,但國外已改款N次的怪象,也見怪不怪了!

在資訊發達的今日,當國外有新改款車上市,對現役的國產車銷售更形困難,國產車廠只能設法減配備,以壓低車價求售,更造成惡性循環的結果。實際上,隨生活水準提升,民眾購車決策條件上,「安全配備」的順位快速攀升至第一,反而過去最重視的「價格因素」排名往下調,也是讓國產車廠措手不及的一環。

更有專家認為,國產車近來面臨「安全危機」!國產車以往多只重視看得到的外觀、內裝配備,但為拉開與進口車間的價差,以營造競爭優勢,對於看不到的安全系統,多採略高於法規的「60分及格」心態,加上網路上不斷有人刻意轉po國產車發生重大車禍後的慘況相片,加深消費者刻板印象,甚至部分進口車商在背後操作國產車比較不安全的話題,讓對國產車的安全負評整個發酵。

業者表示,進口車關稅已經低至17.5%,已經與進口零組件的稅率相當,讓國產車先天在成本上就失去競爭優勢,還得面對不斷加嚴的各項環保、油耗、碰撞安全法規與政策挑戰,反觀政府對進口車的各項測試卻大開方便之門,甚至不斷釋出放棄進口車關稅的風向球,以求加入CPTPP(跨太平洋進步合作夥伴)等區域貿易組織,內外夾擊下,讓國產車廠處境將更形困難。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ndy860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陳勝利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陳勝利
威爾斯親王 | 2018-11-4 15:19:44

自由市場…不進步就淘汰這是市場法則…加上國產車L牌的品質能教人放心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migual
公爵 | 2018-11-4 16:52:49

被政府保護已久的產業,長期不思進取,沒有長遠的眼光,當然沒辦法面對市場競爭
看看機車市場的雙羊,如果不是狗肉市佔率暴增,還是只會換個車殼用同樣的引擎,頂多再加幾個華而不實的功能,然後開天價要消費者吞下去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