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933 | 回覆: 7 | 跳轉到指定樓層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5 11:14:03

732老師介紹了一系列諾貝爾得獎人的生平事蹟
那為什麼獨缺數學獎項的介紹呢
是因為擔心數學理論非常乏味~怕乏人問津嗎?

評分

已有 6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fantom520 + 20 閃閃帽報到^^摯友久等了XDD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5
山之嵐 + 12 感謝好友分享~ ^_^
732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9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今生的相遇都是前世的因緣,請讓我們終結這種累世的糾纏~結為好友吧!
我已經等你很久了~還在猶豫什麼呢?
回覆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5 11:14:19

本篇最後由 jkfmen 於 2018-11-15 11:15 編輯

那是因為諾貝爾獎根本沒有設立數學這項學門
對於這個問題坊間也有不少揣測傳聞
有人說,諾貝爾與當時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數學教授 M.G. Mittag-Leffler有嫌隙,諾貝爾不
想設個諾貝爾數學獎的目的正是要防止 Mittag-Leffler 得獎。
儘管這類揣測都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它們仍然是茶餘飯後大家喜歡談論的話題。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fantom520 + 20 感謝摯友分享^_^
微笑圈圈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5 11:14:40

可是在數學界,也有一個像諾貝爾那麼崇高的獎,那就是費爾茲獎 (Fields medals)
費爾茲獎是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費爾茲(J.C. Fields, 1863~1932年)的遺囑與捐贈成立的。它的全名是國際數學傑出成就獎 (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自1936年首次頒獎,然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輟16年,1950年起,每四年召開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每次頒授二到四位費爾茲獎的得主。費爾茲獎授予對當代數學有傑出貢獻者,以鼓勵他們繼續完成更偉大的科學成就。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費爾茲獎得主的年齡一向不超過四十歲。到目前為止,共有34位費爾茲獎的得主,其中只有四個東方人:日本的小平邦彥(1954年)、廣中平祐(1970年)、森重文(1990年)與華裔的丘成桐(1983年)。
引言 使用道具
jkfmen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5 11:14:55

丘成桐,1949年生於廣東汕頭市。後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其後到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受業於當代微分幾何大師陳省身先生,1971年獲得博士學位。1981年獲得美國數學會幾何的大獎 Veblen 獎,1986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現任教於哈佛大學。
丘成桐成功的把微分幾何與偏微分方程的技巧與理論結合在一起,他解決許多有名的猜想,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以及廣義相對論,都有永不磨滅的貢獻。
引言 使用道具
費波南西
威爾斯親王 | 2018-11-15 12:30:41

之前 , 有看過一個說法 , 是因為情敵是數學家 , 所以沒有設立 , 諾貝爾有這麼小氣嗎 .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15 16:14:34

兩位好友應該都是穿鑿附會的說法,比較合理的推論是身為發明家和企業家,諾貝爾對於「數學」甚至理論科學較不重視。另一個推論則是當時瑞典國王已經設立了一個數學方面的大獎,讓諾貝爾覺得沒有再設立數學大獎的必要。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kfmen + 1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18-11-15 16:45:31

之前我曾經分享過,2000 年全球的數學界成立了「阿貝爾獎」,這個獎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阿貝爾(Niels Henrik Abel)是 19 世紀非常傑出的挪威數學家,但不幸在 26 歲那一年就英年早逝,這個獎由挪威科學和文學學院負責辦理,每年由挪威國王頒發,獎金和諾貝爾獎差不多,約 100 萬美元。
引言 使用道具
數位拉麵
子爵 | 2018-11-15 18:01:37

 
諾貝爾先生當年最心愛的女人
遭到一位數學家橫刀奪愛,女人棄諾貝爾而去
後來諾先生因個人恩怨堅持不設數學獎
這是真的~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山之嵐 + 20 原來諾先生這麼小氣啊...... @@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