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williamwu123
王室 | 2018-11-26 15:47:32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2018/11/26 15:33

香港22歲的黃遂心(Daphne)趴在泥地,手持長鏡頭匐匍前行,慢慢接近在漁塘覓食的候鳥,半小時守候,換來10多秒精彩影像。她是新晉紀錄片導演,剛完成大學畢業作品《白海豚失樂園》,用影像紀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困境,例如被觀光小艇追逐包圍、在漂滿垃圾的海面穿梭等。作品入圍今年奧地利Innsbruck Nature Film Festival(INFF)電影節最佳年青導演組別。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採訪當日,黃遂心在塱原拍攝雀鳥,背負10多公斤的器材仍然步履輕盈,她自小醉心自然,在家看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生態紀錄片,放假隨父母去郊野公園觀鳥賞蟲,生日禮物收到傻瓜機便匆匆趕去米埔拍攝黑臉琵鷺,「拍到一點已經覺得好開心。」中五那年因為考試表現好,爸爸獎勵一部單鏡反光機,自此開始生態攝影。

中學畢業後,她升讀英國法爾茅斯大學(Falmouth University),主修「海洋與自然歷史攝影」,大學二年級一邊學習拍攝紀錄片,一邊做兩份兼職賺錢買器材。第一套作品《Let it Bee: Keeper of British Black Bees》,講述養蜂人用自然方式飼養英國黑蜂,結果這份大學功課大獲好評,老師更建議參加不同電影節,成功入圍6個影展。

第二套紀錄片是大學畢業作品,她憶述當時同學構思在外國拍攝,自己決定返回香港拍攝中華白海豚,「香港20年前回歸吉祥動物,但20年之間的命運不是很吉祥,20年間(數量)跌了75%,由188條跌到落47條。」

黃遂心前後用30多日跟隨海豚監測人員出海,只有3日拍攝到中華白海豚蹤跡,目睹海豚面臨越來越多威脅,她慨嘆,很多海豚傷痕累累,最常見背鰭受傷腐爛,海豚要在垃圾中浮潛,更被大澳觀豚船追趕。

《白海豚失樂園》入圍今年奧地利INFF電影節最佳年青導演組別。黃遂心指,在外國播放作品,觀眾詫異香港有粉紅色中華白海豚棲息,「香港很幸運可以擁有,但她會覺得很意外,香港為何不去保育,而繼續去損害牠們的生境地。」

她希望更多市民明白海豚面對困境,又呼籲港府將填海視為最後選項,「人類不可以自以為高高在上就可以破壞其他物種的生態,因為我們共存在一個世界。」黃遂心希望畢業後在BBC自然歷史部工作,繼續拍攝野生生態。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讀后感: 很感動 「人類不可以自以為高高在上就可以破壞其他物種的生態,因為我們共存在一個世界。」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金幣 收起 理由
a09321441054306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